徐向前初到大別山時,看到的是這樣一番景象:村莊都是破舊的草屋,人們衣不掩體。紅軍戰(zhàn)士和普通老百姓外表沒多少差別。沒有軍服,有的人也沒有槍。農(nóng)村比不上廣東的東江,隊伍比不上廣州起義的紅軍。徐向前又和當(dāng)年剛到廣東一樣,語言又成了交往中的大難題。他原想,湖北人講話會比廣東話好懂,哪知一進大別山區(qū),仍是個不會本地話的“外鄉(xiāng)佬”。
他一到任就被任命為紅31師副師長,當(dāng)時正師長吳光浩已經(jīng)犧牲,但對外是保密的。如果他犧牲的消息傳下去,軍心士氣會大受影響,說不定有人會馬上拉出去找敵人拼命。地主、豪紳和民團,都怕吳光浩,若得知他犧牲的消息,敵人也會乘機興風(fēng)作浪。實際上徐向前就是正師長。
這時紅31師,號稱有四個團,實際上是四個大隊,每個大隊五六十人,四五十條槍。不少戰(zhàn)士扛著紅纓槍,提把大刀,有的連刀矛都沒有,徒手兵一個。一個個都和當(dāng)?shù)剞r(nóng)民一樣,破舊的衣褲,腳蹬草鞋或打著赤腳。徐向前高興而來,面對現(xiàn)實,心中不禁有些發(fā)涼。又是一次臨危受命??!一年前,在東江大山里,葉鏞師長被俘犧牲,他接替師長,收拾殘局,最后幾乎全師覆沒,被迫撤出東江地區(qū)?,F(xiàn)在,吳光浩同志剛犧牲,對外、對下層還保守著秘密,又讓他來頂替指揮。當(dāng)副司令也好,副師長也罷,為革命事業(yè),名義他不計較,可是這局面怎么堅持?
幸得師黨代表戴克敏是個熱心人。他只有23歲,黃安本鄉(xiāng)本土人,徐向前這位黃埔軍校正牌軍人一來,戴克敏高興得像孩子似的。從早到晚,陪著徐向前說話,介紹部隊的情況。徐向前對他的話聽懂大半,能揣摩幾分。兩個人說不通了,就用筆在紙上寫幾個字,如人名、地名、難懂的詞。
徐向前到紅31師不久,6月底,趕上了“李羅會剿”。廣西軍閥羅霖率獨立第四師兩個團3?000多人,和河南土匪武裝李克邦暫編第二旅一個營,另加反動民團紅槍會1?600多人,南北夾擊,妄圖把紅31師一舉消滅掉。敵人來勢洶洶,徐向前只好“避強擊弱”,率領(lǐng)著一部分紅軍和敵人兜圈子;同時,發(fā)動群眾和各區(qū)自衛(wèi)隊日夜襲擾敵人,使敵人大部隊天天撲空,夜夜受驚。徐向前選準敵人弱點,連著進行了五次戰(zhàn)斗,每一次都把敵人打得措手不及,終于把“李羅會剿”徹底粉碎了。紅31師打了漂亮仗以后,戰(zhàn)士們才得知,吳光浩師長早在一個月前就犧牲了,他們來了位新師長。
麥收剛過不幾天,8月中旬,蔣介石命令劉峙親自出馬,組織湖北、河南兩省的軍隊,發(fā)起了“鄂豫會剿”。這位劉將軍,曾是黃埔軍校的少校戰(zhàn)術(shù)教官,徐向前該稱他“老師”。他不但教徐向前等入伍生學(xué)戰(zhàn)術(shù),還和徐向前等一塊東征打過仗。此人是純而又純的“黃埔系”,蔣介石的親信。任過團長、師長、軍長,是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他參加過北伐戰(zhàn)爭,率軍攻打過武昌城、南昌城。1928年1月蔣介石復(fù)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后,劉峙被任命為第一集團軍第一軍團總指揮兼第一軍軍長。北伐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國民革命軍縮編,第一軍編為陸軍第一師,劉峙為師長,并兼任徐(州)海(州)“剿共司令”。這位黃埔的老教官,此時還不曾想到,他當(dāng)年的學(xué)生跑來大別山,成了他的對手。在劉峙統(tǒng)一指揮下,夏斗寅的13師從鄂西奔鄂東;李克邦部和河南的民團顧敬之部由北向南堵?lián)?,皖西?6師由東而西行動,四面包圍,分進合擊,第一步把紅31師一舉消滅,第二步分區(qū)“清鄉(xiāng)”、“搜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