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師友雜憶》頁41。錢穆是著名歷史學家,歷任北京大學、西南聯(lián)大等校教授。著有《國史大綱》《中國近三百年學術(shù)史》等。所言可以范圍舊式書塾和新式學校的情況。以上幾人除了馮友蘭,都是江浙地方生長的,江浙地方在清時出了最多狀元,文風之盛,在尊敬師長上亦可見一斑。
有時敬老師的禮節(jié)到了有點可笑的程度,易君左說每次給先生泡茶,不由女仆,因為由女人侍候老夫子是不敬的,總由老家人敬謹擔任。先生架子十足,四平八穩(wěn)端坐,見到老家人送茶送點心,從不理會,這樣才顯示師道的尊嚴。 易君左《大湖的兒女》頁159。易君左是清末名詩人易實甫之子,本人也是新詩詩人,并參與社會活動。
由小孩子幾歲發(fā)蒙的儀式,亦可見家長對孩子入學十分重視。當日孩子都穿上整齊衣服,有的提一燈籠,上寫狀元及第,又帶一根蔥,喻意聰明?!段幕缑俗允觥讽?8。有的請附近有功名的、學問為人敬仰的人教念幾句書,取一個好開始,如馬敘倫的父親請解元穿上禮服為兒子破蒙。馬敘倫《我在六十歲以前》頁2。解元是以第一名中舉人。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第一名的稱狀元。三次考試都是第一,即所謂連中三元。而在洗臉水都不足的地方,小孩子四歲初上學之前,第一件事就是洗凈手臉齊如山《齊如山回憶錄》頁4—5。齊如山在河北長大,當?shù)厝彼?,很少洗臉洗澡。,其誠敬之情可知。
前面我們講過許多初等教育的荒謬現(xiàn)象,似乎初等教育受人忽視,這可說是某種程度的現(xiàn)實,但同時又不是真相。中國國土大,各地的條件又差別甚遠,所以每方面都有相當復雜的表現(xiàn)??偟膩碚f,當時的人是很重視初等教育的。計算機大王王安說:“也許是因為實際上中國能念書孩子比美國少,我覺得中國人比美國人更看重小學教育。事實上,我始終對美國小學教師這樣不為學術(shù)界和公眾敬重,感到很訝異?!蓖醢病督逃枴讽?0。王安是美籍華裔科學家,生長于上海,王安計算機公司創(chuàng)辦人,該公司曾為美國著名計算機公司,王安死后,因經(jīng)營不善而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