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光鮮的背后(8)

繞著地球去旅行 作者:徐鐵人


日本孩子每個月有多少零花錢

盡管日本的貧富差距不大,但也不乏超級富豪與貧困家庭。不過,這一點你無法從孩子們的穿著上看出來,因為他們穿的全都是統(tǒng)一的校服。他們的書包款式、孩子的上學方式也幾乎相同。誰有個富爸爸?誰有個窮爸爸?我這個稍有點無聊的疑問怎么才能被解答開?

M女士是移民日本二十多年的中國人,她告訴我,這個問題無解。舉例說明:在日本,不管家庭經濟狀況如何,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幾乎一樣多。小學生,每個月零花錢大概1000日圓,相當于人民幣70元;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零花錢基本在5000日圓到10000日圓間,即人民幣300元到600多元。

M女士有個正在讀高中二年級的兒子,每個月零花錢是6000日圓。這筆錢幾乎雷打不動,相當于孩子每個月的“工資”。有了這筆固定的工資,孩子們既有了一點小小的財政自由,也有了一個學習理財知識的機會,更養(yǎng)成了有計劃地花銷以及量入為出的良好習慣。當然,如果孩子有特殊的目的需要額外開銷的話,家長也會另外再給。

M女士還告訴我,即便是十分富裕的家庭,每個月給孩子的零花錢也基本就那么多,這樣就避免了孩子在別的同學面前炫富,和由此生成的優(yōu)越感,這對培養(yǎng)孩子們的平等意識和正確的金錢觀甚至人生觀都有好處。沒有人因為擁有奢侈生活而看不起別人,也就不會有人因為過得樸素而產生不該有的自卑心理了。

 日本的民族性格里有一種“隨大溜”心理。別人怎么樣自己也應該怎么樣,別人都不那樣做,自己也絕對不會那樣做。打個簡單的比方,日本人習慣于處處都排隊,那么“加塞”就成了極其扎眼的行為,所以就沒有人插隊。不僅如此,排隊的時候都排得又直又齊,沒有人隨意一站而把隊列給帶歪,說白了這也是從眾心理的條件反射吧。

這種隨大溜心理的另一個結果是讓法國和意大利的奢侈品商店竊喜不已:大街上滿眼的日本女孩都背著露易威登或古奇,原因當然也是別的人都用我不能不用了……而這種隨大溜心理也難免產生消極的東西,在公司和學校里存在著的“冷暴力”就是這種心理的副產品:別的人都不理你,我當然也不能理你。所以,有的時候,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一個,往往就如同得罪了一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