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炮宣彈”,就是當初攻打延安把軍旗插上城頭的第l軍第167師炮兵營炮兵羅志浩那個“英雄連”連長、時任第670營副營長莊國華發(fā)明的。當年莊國華傷愈后,調(diào)到南京炮兵學校擔任教官。1949年9月18日,他隨炮校在廣州那部分人馬抵達臺灣。之后,去了高雄要塞司令部擔任要塞炮臺臺長,干了一年多,調(diào)回要塞司令部第一處當參謀。1953年,他到臺南炮校高級班受訓后,分發(fā)到第670營任副營長,1954年調(diào)往金門。在金門期間,他研究發(fā)明了“炮宣彈”。據(jù)說這個大發(fā)明還獲得了蔣介石的稱贊,他因此當選為年度“克難英雄”。何謂“炮宣彈”呢?就是將炮彈中的火藥挖出,再放入印有蔣介石有關(guān)“反攻大陸”言論的宣傳單,以機械原理發(fā)射至對岸。說白了,這“炮宣彈”就是一些反共口號之類的傳單,這能打掉此刻鋪天蓋地而來的“共軍”的炮擊嗎?
“到了這個時候,還不忘心戰(zhàn)!”連附汪長松氣得簡直說不出話來。誰知他們一反擊,反引來“共軍”更加猛烈的回擊。反擊倒成了為對岸“共軍”指示炮擊的目標,“轟!轟!轟”,炮彈不分大小地飛落過來,汪長松立即大喊:“快鉆防空洞!”
官兵迅速鉆洞,結(jié)果,陣地上落彈不少,人員倒沒傷亡。
駐防在金門的一五五榴彈炮連也遭到炮擊。
這是一個新成立的榴彈炮連。8月份,一批美制一五五榴彈炮運抵臺灣,“國防部”下令該炮兵連進行換裝,沒幾天就奉命拉著大炮上了金門島。連長還在炮校受訓,副連長邵景琪代理連長之職。誰知才過一周,官兵還沒熟悉大炮,就趕上了炮戰(zhàn)。邵景琪立即按照炮校受訓的“反炮戰(zhàn)”訓練,大喊:“開炮!”
“轟隆隆”,誰知手下炮手發(fā)射幾群炮彈后,就立馬停息下來了,“怎么啦?”邵景琪大聲問。
“兩門炮的炮閂不能開閉,只好停射?!迸谑只卮?。
“其他人還等看著什么,趕快反擊!”
“咣當,咣當!”其他大炮又響了起來了。
按照美軍的規(guī)定,使用這種洋大炮時,每射擊一發(fā)炮彈,緊塞具的炮閂必須用冷水進行清洗降溫。大炮一響,炮兵哪里還記得去“清洗”和“降溫”?結(jié)果,由于緊塞具過熱膨脹,“咣當咣當”一陣子,全連把剛剛進口來的最先進的美制一五五大炮全打廢了。
這個美制一五五榴彈炮換裝炮兵連是金門防司令部事先準備的最主要的反炮戰(zhàn)火力。這下全癱瘓了,于是反炮戰(zhàn)也宣告失敗了。司令官郭永氣得大罵:“要狠狠打擊這些不干實事、亂干事、只懂吹牛的兵油子!”下令對官兵撤查記過。
炮手拼死打炮反擊,事后還要受查處,個個也是氣呼呼的罵娘:“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當老百姓,總是敗興!”
大陸這次炮擊金門,使得蔣介石損失慘重,海軍一艘炮艇擊沉,驅(qū)逐艦、拖輪各一艘擊傷,大金門水頭活動碼頭擊毀,古寧頭陣地遭重創(chuàng),6陣地碉堡、掩體和其他工事全部被炸毀,一個正在集結(jié)的連隊遭到炮火轟擊,死傷慘重。小金門的情況稍微好點,但炮兵毫無還擊之力,守著美式大炮當了窩囊廢。
吃了啞巴虧,蔣介石報復的心情十分急迫。次日早晨,空軍派出4架F-47戰(zhàn)斗機,竄入廈門島進行空投炸彈,準備對廈門的平民進行報復。誰知“共軍”早已嚴陣以待,高炮群立即開火,又擊落、擊傷飛機各一架。
越打越敗,蔣介石越是咽不下這口氣,繼續(xù)調(diào)集部隊前去金門“反撲”。魯鳳三受命隨炮兵部隊開去金門,參加以牙還牙的炮戰(zhàn)。
他在炮10團混了好幾年,幾經(jīng)活動,終于官復原職,再次當上了小連長。獨立炮團撤銷后,他調(diào)到了第7軍炮兵指揮部第104營,擔任野戰(zhàn)炮兵作戰(zhàn)官。才過兩個月,就受命前去金門。臨行前,軍部交代他說:“這次你們的任務(wù)是配屬第19師,與海軍編組攻擊部隊,準備到金門料羅灣實施反登陸攻擊。”
“共軍會登陸?”魯鳳三機警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