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 言(5)

資本主義萬惡嗎? 作者:(英)哈里·賓厄姆


但這些只是邏輯上的理解。在其他方面,我卻是一片空白。我自以為對資本主義體制了若指掌,殊不知自己的這點知識只是冰山一角,而至于其他方面,我卻一無所知。也正因為我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使得我能夠熟練畫出供求曲線,能夠隨便就證券類別高談闊論一番,我才一直沒能察覺自己的無知之處。無論如何,我都是徹頭徹尾的無知之人。這就像我博覽了無數(shù)意大利文書籍,卻從未親身去過意大利一樣。

凱特離開幾周后,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開始收拾殘局,我忽然想到寫一本介紹金錢世界的指南書籍。我想讓自己的認識超越邏輯層面,更為深刻地探究究竟是何魔力能將人類從極端貧困中解救出來,過上日益富裕的生活。我想了解這次從天而降的災禍,它似乎動搖了我們所有根深蒂固的想法。我想要拜訪所有幫助世界扭轉(zhuǎn)頹勢的人:身價百萬的企業(yè)家和印度的輪班工人,小型加工工廠老板和大型公司的總裁。我想要了解奇跡的真諦所在,了解它何以能將一個貧窮的蠻荒世界轉(zhuǎn)變?yōu)橐粋€日益富足、日益自由的世界。我想要探究這個世界的文化內(nèi)涵——令其生生不息的深層韻律。最重要的是,我想像行者游歷意大利一樣,假以時日,親身了解這個世界。

本書便是這次考察的成果。我采訪的商人管理著價值幾千億美元的公司;我所采訪的銀行家經(jīng)手過價值過萬億的并購交易,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投資難以數(shù)計。同時我也采訪了一些普通人。他們雖然做著平淡無奇的工作,卻也對維持這個搖搖欲墜的體系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簡言之,我想了解一切經(jīng)濟學課程以外的事情,一切十年倫敦金融區(qū)生活將我隔絕開來的事情。

我仍然不知道怎樣煉油、冶煉金屬、制作塑料、蝕刻硅、編寫程式碼等等,而正是這些令人欽佩的工作造就了凱特所生活的富足繁榮的世界。但我現(xiàn)在卻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整個體系如何連接粘合在一起。我了解到,金融危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資本主義的奇跡依然會延續(xù)下去。

出乎我意料的是,這次探索之旅遠遠超越了這些。四處游歷、拜訪各式人等自然益處頗多,而我也從中發(fā)現(xiàn),財富的魔力深入了我們的內(nèi)心。我們都對金錢懷有強烈的情感。我們有時斂財如命,有時視財如土;有時貪得無厭,有時慷慨大方;有時懼怕金錢,有時贊揚金錢。這次對金錢世界的探索之旅,如未深入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和思想,我們自己喧鬧躁動的情感欲求,則絕無法稱為完美。

本書記錄了我的旅行見聞。在這次旅行中,我體會到了那令世界翻天覆地的神奇魔力——人類的造富奇跡。我也認識到了深植于資本主義核心的一個悖論及其真諦——金錢既是世上最舉足輕重的東西,又完全不值一提。我逐漸發(fā)現(xiàn),大學課堂上、所有經(jīng)濟學暢銷書上的經(jīng)濟學根本是一個騙局。它謊稱能夠解釋一切,實際上卻全然不知經(jīng)濟的真諦:人與金錢的關(guān)系。

但在旅程結(jié)束之際,而非旅程伊始,我們才能真正開始認識這些道理。因為這次旅程只能始自一個地方:企業(yè)家的頭腦與直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