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前后有兩次三巨頭時代,前一次的三巨頭是由愷撒、克拉蘇、龐培組成,后來的三巨頭指的是屋大維、安東尼、雷必達?! ?/p>
前三巨頭中,愷撒最小,出生于公元前102年。龐培次之,出生于公元前106年。最大的克拉蘇,出生在公元前115年,乃羅馬首富。后三巨頭中的屋大維,是愷撒的甥孫和養(yǎng)子,亦是其指定的繼承人?! ?/p>
愷撒是克拉蘇死對頭馬略的外甥。馬略死后,克拉蘇在羅馬坐大,愷撒長期在外做事。擁有出色外交能力的愷撒,后來被其士兵稱為“所有男人的女人,所有女人的男人”。
克拉蘇死后,愷撒回到羅馬,數(shù)年后開始從政。于公元前70年當選第二年的財務官。公元前61年,任西班牙行省總督一職?! ?/p>
公元前59年,愷撒被選舉為羅馬共和國執(zhí)政官。為了對抗元老派以保證自己的執(zhí)政地位,愷撒決定與龐培及克拉蘇結盟。三人訂立盟約,目的是“使這個國家的任何一項措施都不得違反他們三人之一的意愿”,史稱三巨頭。為此,50歲的龐培娶了愷撒14歲的獨女。從此,任期內的愷撒獨攬大權?! ?/p>
公元前58年,愷撒從執(zhí)政官卸任后,出任意大利半島以北的高盧地區(qū)總督,任期5年,并協(xié)助另兩巨頭當選執(zhí)政官——算是給自己留條后路。
高盧人與羅馬人已經(jīng)打了幾百年的交道,曾兩次大敗羅馬人,雖文明程度低于羅馬,但絕對不是好啃的骨頭?! ?/p>
愷撒在高盧很快就和曾經(jīng)在公元前107年打敗羅馬人的厄爾維幾人交上手。公元前58年,愷撒翻過阿爾卑斯山,幾乎全殲正在渡塞納河的厄爾維幾人?! ?/p>
第二戰(zhàn)的對手是日耳曼人,兵力約12萬人,公元前58年,羅馬人先下手,戰(zhàn)斗極為慘烈。最終只有小部分日耳曼人逃過萊茵河,大部分被羅馬人所滅。次年,已經(jīng)擁有8個軍團的愷撒進入納爾維人地區(qū),與其隔河對峙,并很快將其攻破。接連數(shù)年,羅馬人在高盧地區(qū)連連告捷。在公元前55年秋,愷撒帶著兩個軍團,開始了對不列顛的第一次征討。
之所以打不列顛,是因為在愷撒打高盧時,不列顛人在后方給了高盧人支持。此番征伐雖是勝戰(zhàn),但缺乏后勁,雙方議和。次年,愷撒帶著10倍于上一次的戰(zhàn)船重來,迅速將戰(zhàn)線推到泰晤士河畔。由于擔心高盧人發(fā)難截斷歸路制造麻煩,愷撒答應了不列顛人的求和?! ?/p>
此后幾年,愷撒在高盧接連鎮(zhèn)壓不屈的高盧起義,其中對埃布羅尼斯人進行了殘忍的種族大屠殺,使其徹底從歷史上消失。而最重要的一次高盧起義發(fā)生在公元前52年,阿爾維爾尼人率步兵25萬人在阿列西亞城與羅馬軍團決戰(zhàn)。然而在羅馬援兵趕到之后,起義軍全線崩潰。從此,高盧人只有零星的對抗能力,對羅馬人在高盧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無可奈何?! ?/p>
據(jù)統(tǒng)計,愷撒在長達9年的高盧戰(zhàn)爭中,共屠殺了100萬人,俘虜100萬人。這場浩劫除了帶給高盧人苦難之外,也給愷撒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和經(jīng)濟資本,使得古羅馬加快了走向帝王專制時代的腳步?! ?/p>
此時,前三巨頭中年齡最大的克拉蘇已經(jīng)在與帕提亞人的戰(zhàn)爭中喪命,三巨頭只剩下愷撒與年長他兩歲的龐培?! ?/p>
愷撒在高盧的巨大勝利,讓羅馬長老院感到了巨大壓力,再讓愷撒這樣下去,長老院的地位必定難保。顯然,培養(yǎng)一個能和愷撒對抗的角色,是長老院必須要做的事——最好的人選就是龐培?! ?/p>
公元前52年,龐培被長老院任命為羅馬歷史上第一位唯一的執(zhí)政官——之前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龐培上臺后,面對絕對會威脅到自己權力的愷撒,決定采取行動。公元前49年,愷撒在羅馬的代言人安東尼逃到高盧,向愷撒匯報羅馬情形。
面對這一局勢,羅馬長老院知道戰(zhàn)爭不可避免,遂授予龐培軍政大權以應對愷撒?! ?/p>
很快,愷撒于公元前49年1月發(fā)兵意大利半島北部。羅馬長老院和龐培決定外逃,從意大利半島南部港口上船,駛往希臘。在其身后,愷撒勢力輕而易舉地占領了整個意大利半島。
愷撒并沒有追擊龐培等,而是回到羅馬整頓內務。雷必達被任命為新的行政長官,安東尼則負責管理軍政事務。隨后,愷撒于同年率領6個羅馬軍團前往西班牙半島,很快就拿下龐培在這里經(jīng)營多年的大本營?! ?/p>
同年12月,愷撒東渡希臘,準備結果龐培。雙方在法薩盧發(fā)生激戰(zhàn),龐培軍大敗,損失25000人,而愷撒軍僅千余人傷亡。龐培逃往埃及投奔托勒密十三世——其父親正是在龐培的支持下才上臺的。不過埃及人沒有給龐培面子,待其一上岸,便將其殺死,獻頭顱于愷撒。
愷撒到埃及后,出手干預埃及王權之爭,導致實權派不滿,調兵將愷撒圍困。愷撒將托勒密十三世劫作人質,后羅馬援兵及時趕到,方得脫險。托勒密十三世溺死,埃及由愷撒支持的女王掌權——她比愷撒小30歲,但兩人很快就泡在一起,成了情人。直到小亞細亞的本都王國叛亂,愷撒才離開埃及北上——這場起義,愷撒僅用了區(qū)區(qū)五天時間便輕松擺平?! ?/p>
此時,龐培雖死,但其繼任者及舊部還擁有大片的地盤——比如北非。愷撒花了近三年時間,從北非打到西班牙半島,方將龐培勢力全部剪滅。公元前45年,愷撒回到羅馬,被推舉為終身執(zhí)政官、終身保民官、終身監(jiān)察官,集軍政、司法大權于一身,權力達到巔峰。羅馬長老院成為擺設,共和制時期的古羅馬名存實亡?! ?/p>
但,僅僅在第二年——公元前44年3月,龐培舊部乘羅馬長老院開會之際,用短劍在愷撒身上連刺23劍,致其倒在龐培雕像之下?! ?/p>
而在此時,愷撒已經(jīng)計劃好了發(fā)兵帕提亞帝國——如果沒有發(fā)生被刺的一幕,誰也不知道西亞歷史將如何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