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你的愛人決定到南半球浪漫一把,在月光下開車橫穿澳大利亞是個好主意。在悉尼郊外你們可能會忍不住下車來留連一番,這里溪水潺潺,綠樹如茵,伴著夜風在如鏡的小湖邊散散步,很容易感到醉人的滋味。
這里是東部的澳大利亞,所以,當你們正在一片溪邊草地上含情脈脈,也許就會看見一個嘴巴扁扁,小眼睛,肚皮貼地,毛茸茸,晃著胖屁屁的家伙邁著滑稽的步子走過來,搖搖晃晃穿過草叢,“撲通”一聲跳進溪水里。
如果碰上這個場面,您千萬不要責怪這個缺乏情調的家伙,相反,建議您趕緊站起來脫帽致敬。因為這個胖屁屁的家伙,連恩格斯見了都要脫帽的。您剛剛看到的場面,可是十分罕見。薩認識一百多位澳大利亞人,只有一位叫Craig Ryan的有此經歷,據(jù)他自己說可以炫耀一輩子了。
這個怪模怪樣,還有點兒靦腆的家伙,就是澳洲的“大熊貓”、動物學家的殺手——鴨嘴獸。澳大利亞東邊這塊兒,連著塔斯馬尼亞島,本來就是它的家園,這種自然界獨一無二的動物在這兒住了一億五千萬年了。
唐老鴨式的扁嘴巴,海貍鼠般的肥尾巴,一身黃褐色柔軟光亮的短毛,外加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跟它一比,麋鹿給叫作四不像,那純粹是浪得虛名了。瞧這副尊容,英國人第一次看見它的確要兩眼發(fā)直。
據(jù)說上帝造物,是在第五天創(chuàng)造出水里的動物,第六天創(chuàng)造出地上的動物。鴨嘴獸,肯定是上帝在第五天到第六天那半夜里造出來的,熬過夜的都知道,連干了好幾天,這個時候最容易犯迷糊。犯迷糊的上帝把鴨嘴獸造成這個樣子,那也不奇怪。
這一迷糊出的麻煩就大了,第一個受害的應該就是上帝的寵兒諾亞。諾亞方舟的時代,鴨嘴獸肯定早就在地球上撲騰了。諾亞奉命造方舟拯救人類,上帝說啦,所有陸地上的動物,你一樣帶一對兒到方舟上去吧。那,那鴨嘴獸呢?這東西整天泡在水里,游得比魚還快,似乎應該不在此列。但是,它用肺呼吸,長著四條腿,那個模樣,又活脫脫說明作為獸類它有資格上船。顯然諾亞還是讓它混上船了,否則鴨嘴獸那兩下子狗刨畢竟不能長久,可能就逃不過大洪水的劫難了。
洪水退了。
然后呢,雖然上帝在圣經里沒有記載,但鴨嘴獸應該就一步一步爬回澳大利亞去了,并一直在那里生活至今。
鴨嘴獸估計是一個無票乘船的,所以所有經典上都沒有記載過諾亞方舟上面有鴨嘴獸。但是到了18世紀,碰上不信神的動物學家,鴨嘴獸造成的混亂和風波之大,就差弄出幾條人命來了。
1797年,英國駐澳大利亞的陸軍中校科林斯(David Collins)在新南威爾士發(fā)現(xiàn)了一種奇怪的動物。他饒有趣味地觀察了半天,在報告中寫道:“這兒到處都是新鮮的動物,袋鼠,刺鼠……簡直可以寫一本新的動物教科書了,我現(xiàn)在又在哈克斯貝里河岸邊發(fā)現(xiàn)了一種像鼴鼠但比鼴鼠大得多的兩棲動物,形象十分古怪,眼睛小,體形肥扁,四肢長蹼,而最奇怪的是長了一張鴨子的嘴巴,還會用四肢的爪子在河岸打洞……我懷疑它和某種龜有親緣關系?!?/p>
科林斯是第一個看到鴨嘴獸的歐洲人。
科林斯畢竟是個當兵的,對動物學沒有多少知識——大概第一印象看到鴨嘴獸是在水中,所以鴨嘴獸的研究者中,科林斯是唯一把鴨嘴獸和烏龜聯(lián)系起來的,無知所以無畏,科林斯雖然驚訝,精神上還沒有受多大沖擊。這個消息引起了當?shù)貙W者的興趣,就在這一年晚些時候,第一頭鴨嘴獸的標本被帶到英國駐澳大利亞的動物學者們面前,幾位學者看著鴨嘴獸的尊容,差點當場瘋掉。
不至于吧,一個小動物,能搞瘋生物學者么?
鴨嘴獸長相逗人喜愛,身長約60公分,體重4—5斤,母獸哺乳期間吃肥了可以有6—7斤,長一張又寬又扁的唐老鴨大嘴,四肢短粗,和普通哺乳動物的腿長在身體下方不同,鴨嘴獸的四肢像兩棲動物一樣從身體兩側長出來,所以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形態(tài)笨拙,它前后爪上各有一對鴨蹼,單看爪子活像家鴨,爪子前面有四個鋒利的鉤爪,前肢的蹼尤其發(fā)達,在水里作用如同船槳——這樣大的蹼上了岸不是很麻煩?沒事兒,鴨嘴獸上岸的時候能把蹼折起來,像袖口一樣挽到腕子上面,就像當年歐洲人流行的服裝那樣。
鴨嘴獸身體肥而扁,有一個像河貍一樣短而闊的尾巴,生活習慣也頗似河貍,它利用嘴喙拱土和前爪刨土,其穿洞速度比穿山甲還快,心情好的時候兩個小時就可以在河岸上打出一條一米長的隧洞!除了嘴和蹼以外,鴨嘴獸身上長滿了像水獺一樣深褐色細密閃亮的毛,腹部毛的顏色由灰白到黃。沒有乳頭,卻有乳腺,在尾巴的下面,只有一個孔,它們的排泄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與爬行動物一樣,都開口于這一個共同的孔洞。
你說它是獸吧,挺有道理,因為它一身毛四條腿兒;你說它是鳥吧,也對,一張鴨嘴加夸張的鴨蹼;你說它是爬行動物吧,也有道理,只有一個泄殖孔,還不長耳朵……
學者們暈啊。
鴨嘴獸對此沒有責任,這東西個子不大,資格卻老,說起來鴨嘴獸大概是和恐龍一塊兒學游泳的。1992年在阿根廷發(fā)現(xiàn)了早期鴨嘴獸的化石,考察以后發(fā)現(xiàn)出土地層是一億五千萬年前的侏羅紀,那時候,澳大利亞和南美洲還聯(lián)在一起呢。一億五千萬年了,動物界翻天覆地,恐龍,猛犸,劍齒虎,一代一代霸主站出來,倒下去,鴨嘴獸卻在澳洲的一角不招誰,不惹誰,安安靜靜地過自己的日子,真是擁著裘皮大衣笑看風云起。澳洲土著對它早有了解,雙方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
自從科林斯那本筆記出來,鴨嘴獸的安寧日子就算到頭了。
無可奈何的澳洲學者想來想去,覺得這個難題還是交給當時動物學的泰山北斗和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來處理吧。
1898年,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動物學的老大喬治·肖(George Shaw)先生,收到了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標本,澳大利亞的學者們謙卑地要求肖大俠指點迷津。肖大俠漫不經心地打開包裹,他根本想不到這里邊的東西險些令他一輩子的英名掃地。
喬治·肖先生注視著自己從標本箱里拿出來的東西,大概是思想斗爭了好久。箱子里的標本有一張皮,還有一個完整的填充好的標本。這東西瞪著一雙小綠豆眼,長著鴨子的嘴巴,黃鼠狼的皮,河貍的尾巴,公雞的矩——鴨嘴獸的后腳上長著一對矩形自衛(wèi)毒刺,要是喬治·肖先生進行化驗,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毒液類似蛇毒,任何哺乳動物或者鳥類都沒有這種武器——那他可能就更要吃不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