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親國戚之外,最重要的親信是蒙得恩,此人初在天京管女營和天王府事務(wù),服侍洪秀全很周到,尤其是投洪所好,善于選美,深得洪歡心?!疤炀┦伦儭焙蟊蝗蚊鼮檎坡?、中軍主將,總理朝綱??墒敲傻枚骷炔粫笓]作戰(zhàn),又無駕馭全局能力,只會迎合洪氏兄弟,壓制后起將領(lǐng),弄得“人心改變,政事不一,各有一心”。洪秀全讓洪仁玕取代蒙得恩為第二把手后,仍對蒙恩寵很深,封為贊王,退居為第三把手,讓他過極度奢侈糜爛的生活;并且愛屋及烏,在他死后,讓他兒子蒙時雍襲爵為幼贊王,與另一人協(xié)助洪仁玕同理朝政。
洪秀全立政無章,言而無信,隨心所欲,恣意妄為。前面所說的任人唯親,其實就是立政無章的一個方面。又如,逼走石達開之后,他宣稱“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自己做了皇帝兼任軍政長官。但他只是善講“天話”、大話,沒有軍事、行政能力,也不愿多為實際事務(wù)費心費時,所以到1859年就變卦了。再如,1861年2月,他徑自宣布改“國號”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受到諸將領(lǐng)尤其是李秀成、李世賢的抵制。但危害最嚴重的,是封號紊亂,甩賣王爵。歷代王朝封爵是很重要的事,太平軍本來也有一定規(guī)矩。但1856年以后就開始混亂,直至成為一潭污泥。本來,王以下是侯,但洪秀全隨心所欲,變成義、安、福、燕、豫、侯六爵。不多久,弄得“滿朝之內(nèi),皆義皆安”,福、燕、豫、侯都沒人要。洪秀全1857年曾宣布永不封王,但只過了一年多,就封洪仁玕為干王。為了消除諸將領(lǐng)的不滿,就給陳玉成、李秀成等主要將領(lǐng)封王。沒過多久,他出于削弱諸主要將領(lǐng)尤其是李秀成兵權(quán)的考慮,又想趁機大撈一把財寶,讓他哥哥代為接受犯了罪而懼怕李秀成懲處的陳坤書賄賂,封陳為護王。他自以為一箭雙雕,是極好的買賣。此門一開,許多人紛紛仿效。同時,為消除有功而不行賄的老兄弟怨恨,給他們也封了一些王。王封多了,有的王號已封給某人,不久竟再封給另一人。隨著王爵大甩賣,干脆取消區(qū)別,一律稱列王。再后,削價賤賣,封了不少人為塵,就是“小王”的合寫。據(jù)昭王黃文英說,共封了2700多個王,以至占領(lǐng)區(qū)不多的城鎮(zhèn),有王爵的人“多如過江之鯽”。2700多個,是否包括塵,已難以查考。洪秀全兄弟甩賣王爵,使想晉封的人拼命搜刮去行賄,得到王爵,便可以合法地進一步搜刮,大建王府,大搞腐敗。同時,被封王的人,一方面是彼此不買賬而難以互相指揮、協(xié)調(diào);另一方面,又互相攀比而產(chǎn)生諸多不平和怨恨。于是,造成內(nèi)部全面的惡性腐敗,諸王只圖享樂而沒有斗志,各立山頭,近似散沙;下層軍民則不堪搜刮之苦,不勝負擔之重,腹誹山積。所以,洪秀全自以甩賣王爵為得計,其實是造成毒的全面擴散。
洪秀全要“安樂坐天朝”,窮奢極欲。這里只簡單說一下天王府。它起初在兩江總督府基礎(chǔ)上改建半年而成,不久失火燒毀。洪秀全不顧清軍大兵圍困天京,不顧北伐太平軍的危急,不管天京天寒地凍,1854年初擴大重建。周圍十余里,比現(xiàn)存北京的明、清故宮大了一倍多,而且建筑也華麗得多。他在后林苑,讓宮女拉著車游覽,照例作歪詩一首:“拉車對面向路行,有阻回頭看兜平。苑內(nèi)游行真快活,百鳥作樂和車聲?!彼玫耐肟?,甚至馬桶、夜壺都用黃金制成,以至“圣庫”曾經(jīng)黃金告急。他在宮中享樂,很少有時間和心思坐朝,甚至11年里只因“天父下凡”出宮一次。當時南京城里盛傳,宮中金銀財寶“如山如海”,所以曾國荃部下打進南京后,爭相到天王府大肆搶奪。因怕清廷追究,搶后干脆放火燒了,結(jié)果連洪秀全的尸首也無法尋找。當然,湘軍縱火焚燒天王府,自是不可原諒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