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優(yōu)厚待遇,也不僅僅因為他們姓牟,更重要的是他們居住在牟氏莊園四周,是鄰居,兔子不吃窩邊草,跟這些鄰居搞好關(guān)系,他們就成為牟家的一道屏障,可以對付別的佃戶,對付過路的乞丐,還有小股的盜賊。
別的佃戶,把古鎮(zhèn)都的佃戶叫做大本營。不用說,大本營算是牟家的嫡系佃戶了。
姜振幗的嘴唇微微啟開,湊近了易同林耳邊說話,他就聞到了略帶一絲苦澀的香氣,從少奶奶微啟的香唇中呼出,拖著幾個軟弱的字:“打開穿堂門?!?/p>
易同林聽了少奶奶的話,一驚,擔(dān)心自己沒有聽清,就又追問一句:“打開穿堂門?”
姜振幗點點頭,又吩咐他說,給我把每一道穿堂門都高掛了白燈籠,屋里屋外凡是紅色的東西,全部用黑白兩色布匹遮蓋;大伙房通宵熬粥,供前來哭喪的佃戶夜宵;選出一些佃戶男女幫工,準(zhǔn)備好明天親朋吊喪酒宴;多派幾個雜工日夜巡視宅院……易同林領(lǐng)了少奶奶的話,退出了屋子。
頃刻之間,雨霧中的日新堂院落內(nèi)人影浮動,四處響起了那些下人寬厚的腳板拍打積水的“撲哧”聲。
日新堂宅院里到處張掛起了白色燈籠。
雨停了,卻仍有霧樣的水氣,一團一簇地漫進(jìn)院落。在燈籠光的映照下,院里云霧繚繞,宛如佛界仙境,平添了一種神秘而又陰森森的氛圍。
看門的老頭兒樹根,打開了少爺樓前的穿堂門。
穿堂門不是可以隨意打開的。
莊園內(nèi)四大家的宅院,建構(gòu)基本相似,都是六排房子,由南至北縱向深入。最南邊的第一排有八間房子,居住著看門人、農(nóng)田里的長工和一些勤雜工;第二排五間大堂屋,用作賬房、賬房先生和普通客人的住處,以及普通會客廳;第三排是五間大廳,東面一間為書房,兼作貴客留宿的臥室,西邊一間是祭祀廳,中間的三間是會客廳,廳房正中掛著各家堂號的大匾;第四排是上下兩層的大樓,共有十個房間,是老爺樓,居住著老爺和太太,還有沒成家的子女,以及伺候老爺太太的老媽子和丫環(huán);第五排是上下兩層的小樓,也是十間,居住著已婚的少爺一家和丫環(huán)下人;第六排跟第一排相似,是八間群房,用作雜物庫。每兩排房屋之間,東西兩頭用廂房連接,廂房既成了圍墻,又作為他們的臨時糧倉、油坊、豆腐坊之用,于是六排房子就又構(gòu)成了六個四合院。
四大家的四個宅院,又是東西并列著的,之間相隔一條甬道,四合院相對的甬道處留有便門,這樣,四個宅院的二十四個四合院就連成一片,橫豎形成了一張棋盤格局,里面樓閣聳峙,甬道幽長,院落四合,烏門朱窗,長廊銜接涼亭,屏墻連著廊檐。
按照當(dāng)?shù)氐慕ㄖ?guī)矩,街門和房門不能對開,而莊園的每一排房屋正中的那一間客廳,都留有前后門,從南向北,一條直直的通道穿堂而過。平時,每排房子正中的客廳,后門是關(guān)閉的,需要走東西兩邊的甬道,才能到達(dá)另一排屋子。只有在重大節(jié)日,或是貴客臨門時,才會打開穿堂門,每一道門前張燈結(jié)彩,彰顯牟家的富有和吉祥。
作為喪事,本應(yīng)該禁閉了穿堂門才對,少奶奶卻讓打開穿堂門,大管家易同林感到吃驚是可以理解的。
在月新堂等待的牟宗升,聽了丫環(huán)小六的通報,得知幾家的爺們都到齊了,這才邁著四方步,朝日新堂的少爺樓走來。他精心地把身子收拾了一下,穿了他那件小立領(lǐng)的肥袖馬褂,黑底白花,上面繡著金黃色的蝙蝠圖案,既適合眼前的氛圍,又體現(xiàn)了他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