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超越追尋:自在之舞(1)

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 作者:(美)卡羅爾·S.皮爾遜


本書中最后一個原型是愚者,它包含所有“返回期”的原型特質,它能讓本我的各個層面自由地表達,然而我們卻很難將它適當?shù)貧w類。在探尋之始和終了,它都只是驚鴻一瞥,在意識上,我們不太承認它的存在。統(tǒng)治者象征著覺醒的意識和真我;而愚者則幫助我們超越自己、超越心靈的探索、超越個人化、超越意識,進入大歡喜之境。

在早期發(fā)展階段,它附著在最原始的精神狀態(tài),類似本能直覺和沖動,是弗洛伊德所謂的“Id”——人類的本能沖動。雖然在相當原始的文化中,愚者也是社會所不接納的角色,然而,正如我們所見,它卻是我們生活中快樂的泉源。

在神話或傳說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愚者原型的發(fā)展過程。榮格認為,在粗鄙的談話中、嘉年華會上、狂歡神秘儀式中、宗教的恐懼和狂喜中,及各式各樣的神話里,都可以看得到它。他也認為,愚者原型是一種非常原始古老的精神特質,它是人類無分別意識的忠實寫照,它離動物層次不遠。

愚者原型的神話及自我的發(fā)展

愚者的角色存在于某些神話和儀式中,而人們也可以在自己意識的陰影面看到它、為之捧腹,知道自己仍有嬉笑的能力;雖然大多數(shù)的它已經被文明犧牲掉了。但是榮格也說,愚者特質不僅是一種過時的人類意識形態(tài)而已,它在個人和社會整體的生活中,都有多種用途。首先,它代表了完全沒有分別的直覺意識,人以此為基礎發(fā)展出能區(qū)別的意識能力。我們不可能完全摒除直覺,因為摒除它后,我們就會失去所有的生命力和活力。

愚者原型在許多美洲原住民的神話中,是一位有極大胃口的人,他就像嬰兒一樣,還不知道自己與周遭環(huán)境有所分別。保羅·瑞?。≒aul Radin)提到《蘇族溫尼柏格騙子故事集》(SiouxWinnebago Trickster Cycle)中的冒險故事:當溫尼柏格在烤鴨時,他要他的肛門照顧烤鴨,然后自己打了個盹。然而,當他醒來后,卻發(fā)現(xiàn)食物被偷了,他因此大為光火,而將自己的肛門烤了,以作為它失職的處罰。但是當他聞到烤肉的香味時,忍不住嘗了些許,并覺味道奇佳,于是把自己的腸子給全吃了。

當我們在笑溫尼柏格的愚蠢時,卻不知我們的貪念也會讓我們失去控制,而趨于自我毀滅。像是酩酊大醉、大吃大喝、忘了避孕等,我們很容易就忘了不計后果、依沖動行事的下場。

年輕人逐漸學會辨別人我的不同,以及親情與其他情感的差異和什么樣的行動會招致什么樣的后果。雖然人能輕易地辨別自我與外在世界,卻可能無法細微地辨明自己的思想、情感、價值,與父母、朋友或大眾的有何不同。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做別人希望我們做的事情,因為我們無法分辨驅使我們去做的動力和期待,到底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有的時候,我們會一相情愿地認為,別人的想法會與我們的想法相同,而不征詢別人的同意。

我們心中的愚者,在我們想找出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的時候,就開始作用了;它幫助我們將分離的我合成整體。在愚者特質中,性是完全原始的,沒有任何道德責任的羈絆。在前述故事中,溫尼柏格的陰莖長到他必須將它馱在背上,才不會妨礙走路,而它又如此不受身體的控制,甚至能與前面村莊村長的女兒發(fā)生關系,而引起軒然大波。

最后,溫尼柏格的陰莖,終于在他強烈的懇求下,被一只花栗鼠咬嚙成正常人的尺寸,并且能被身體控制。將過大、原始、不被控制的性器變得小一些、易于控制些的象征意義,與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時所舉行的割禮或凈化禮相似。它們象征馴服、截去愚者特質中不受羈絆的原始沖動,以符合社會文化的需求。

溫尼柏格的陰莖,不僅長度變短、沖動減弱,更與他的身體重新合而為一,因此它的沖動就被他人性中的其他部分控制住。然而,一直要到他真正了解異性后,他才能算是已完全準備好可以過一個“饒有深意的親密關系”的生活?;旧?,愚者本質的性別意識是顛倒錯置及無分別意識的。因此,有愚者特質的人,會橫跨兩種性別,這也就是為什么青少年會喜愛沒有性別的打扮穿著,而他們若不是被過度“同性戀恐懼”的文化所影響,他們會同時為同性和異性所吸引。

溫尼柏格會變成女子去欺騙一位酋長,并與他結婚生子,直到被發(fā)現(xiàn)后才逃走。最高層次的愚者原型,同時擁有男性和女性氣質,他們會以穿著跨越性別的服飾來表達;他們知道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他們的內心中具有某種完整圓融的特質,因而不需要異性特質來彌補平衡。他們被花花世界所吸引,而快樂地來來去去。

那些不怕發(fā)展他們內在天生領袖特質以及吸引群眾的人,能與男性和女性都相處融洽,因為他們內在有男性和女性的兩種特質。而且,他們也不刻意壓抑自己的情感,雖然那些情感不被社會認同,但是聰明的愚者知道如何收斂不合宜的情感。他們也不委屈自己來取悅他人,因為他們知道對方喜歡什么、滿意什么,所以他們在堅持自己時,一點也不害怕顯得以自我為中心或與眾不同。

愚者從未真正為社會傳統(tǒng)所拘束,但他知道如何應付社會規(guī)范。比方說,成功地扮演某種社會角色,卻未真正地認同。愚者知道自己想什么、要什么,能隨著環(huán)境改變角色,而不會有認同上的危機;他知道他不受那些角色限制。在溫尼柏格故事集將結束時,他又變換成男性角色,結婚生子,但是沒有人認為那個角色能限制或羈絆住他。

我們內在的愚者,偶爾會出來冒險游歷一番,這只不過代表我們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喜歡什么、想什么。如果沒有這番經歷,我們永遠無法認識真正的自己。這也是為什么許多有強烈吸引力的人,在年輕時會荒唐放縱、犯下大錯。但是,他們往往能從錯誤中學習改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