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中國會走向何方,但現(xiàn)實情況是,目前的變化不可小視,就連在政治體系最高層也不例外。中共中央黨校就是一個絕佳的例證。這個設在北京的機構是最重要的高級官員培訓基地,它的課程設置基本上能夠反映官方的路線,即黨和國家的政策走向。
就在不久前,中央黨校開設的課程還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意識形態(tài)思想,如今已經改為各種技術類課程了,比如公共管理、公共財政、環(huán)境治理以及各類其他實用專業(yè)知識。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政治類課程中,已經出現(xiàn)了比較民主制度以及公民社會在有效政府作為中的作用等內容。
近年來,中央黨校的學者們開始公開發(fā)表報告,勾勒出了分階段的中國政治發(fā)展規(guī)劃。這種規(guī)劃雖然是在詮釋官方的科學發(fā)展觀和和諧社會理念,但同時也明確地把代議制民主作為未來幾十年的最終目標。這些學者把它視為通向最終發(fā)展目標、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以及民主化治理的過渡階段。
中國政府在另一個問題上更務實一些:它擁有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外匯儲備,但對這些外匯儲備的管理遭到了公眾的質疑。隨著美國的兩大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于2008年年底至2009年相繼破產,中國的網絡博主和正規(guī)媒體的記者開始對政府海外投資所面臨的金融風險提出質疑。另外,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國政府的官方海外投資機構,在市場轉向低迷前夕高價購買了大量美國有價證券,因而遭到了互聯(lián)網和傳統(tǒng)媒體的炮轟。到2009年春天,中國總理溫家寶發(fā)表談話,要求確保中國政府持有的1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的安全。一些外國人認為,這些言論顯示出中國政府因為美國在金融問題上麻煩不斷而更加自信,但在不計其數(shù)的中國人看來卻是安撫國內民眾的措施之一,因為老百姓越來越對政府把他們與美國經濟捆綁在一起感到不安。
這些新情況也許不是老百姓群起反抗當局,難以歸入“抗爭”、“國家與社會”以及“官方與反對派”的范疇,而是一種處于快速變化中、由公民和官員共同進行的政治參與。它表明社會在進行各種新的分化組合,與作為我們思維定式的社會分化—“國家與公民”、“公共與私人”、“政府與反對派”—有所不同。這些新情況展示了公共部門內外的各種社會行為體,它們都在對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劇變施加影響。這絕不是說一些人在推動變化而另一些人進行抗拒,而是所有人都企圖以官方—無論明智與否—認為合法的方式操控演變進程。這是一種政治變化,發(fā)生在司空見慣的政治問題上,因而格外激動人心。中國的近現(xiàn)代歷史充斥著驚心動魄的事件,比如起義、罷工、大規(guī)模的群眾運動。這類事件因為發(fā)生得太多,幾乎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正因如此,今天出現(xiàn)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正?;钩闪说氐氐赖赖母锩允录?。
今天的中國制度已經不再那么理想化了。過去20年來,中國已經成為東亞發(fā)展過程中一種變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