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國之鑒
如果從1950年算起到1990年,日本辛辛苦苦地積累了40年,并且還十分忠誠地購買了大量美國國債,最終換來的卻是既失去了40年辛苦生產的產品,也失去了辛苦40年所積攢的活命錢,也就是說,換來的是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金融災難。日本被金融殖民卻不自知,這是日本的永久之痛,也是中國的一面明鏡。我們需要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美元匯率:現在美聯儲開始了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實際上就是開動印鈔機印錢,美元因此開始了另一波下跌的浪潮。當然,這是國際金融殖民者最厲害的武器了—借了巨額債務后貨幣開始貶值,這是賴掉過去債務的慣用伎倆,但卻屢試不爽。當年通過美元的大幅貶值和日元的大幅升值,美國就逃掉了對日本債務的1/3。多么輕松的事情!幾千億美元的債務轉瞬間就消失了,真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當然,最大的暴利還將來自國際金融資本逼迫人民幣升值。當年日元強行大幅升值導致日本經濟崩潰。同樣的事情如發(fā)生在中國身上,效果也將是一樣的,而且波動可能更劇烈,因為中國經濟現在是標準的出口拉動型。
我們知道人民幣匯率是可以更加靈活的,其升值的幅度應該與中國產業(yè)結構升級的速度和整體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如果不相適應,那么日本當年的情況很有可能會再現。但中國只有在產業(yè)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升級后才可以較為安全地升值,其他任何借口都很可能是人為的圈套,也是不符合自由市場規(guī)律的。
我們知道日本的教訓。任何國際經濟和國際貿易的不平衡都不是由于單一方面的原因產生的,而且世界經濟的重新調整也不應該由一個國家單獨承擔,應該由產生問題的各個國家一起承擔。以現在全球不平衡的形式來看,美國繼續(xù)放任美元無序下跌的做法是最不負責任的,這是全球匯率體系不平衡和動蕩的根本。
石油價格:20世紀70年代,為了遏制日本的發(fā)展并制造債務泡沫,金融殖民者瘋狂拉高油價,石油價格以翻倍的速度增長,當時的日本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在此之后,為了弄垮蘇聯,并低價收購大量的石油,國際油價又被壓在每桶12美元的超低價位。現在,為了消化美國次貸危機的救援成本和美元債務泛濫的惡果,并且制造更大的美國國債債務泡沫,用通貨膨脹制約他國,石油價格又飆升到了每桶80美元以上,并向著每桶200美元沖刺。
石油價格如果繼續(xù)以美元計價的話,最終可能要達到每桶200美元的高位。難道還沒到廢除石油以美元計價,開始以人民幣買賣的時候嗎?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國的外匯儲備多嗎?其實不多。如果在不設防的條件下金融自由化,開放資本賬戶,開始西方金融精英所高唱的“自由兌換”,那么在國際金融資本的聯合沖擊下,短時間內(可能不到一年)這些外匯儲備就會被沖得七零八落。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02年底3 000億美元左右迅速上升到目前的30 000億美元左右,比中國過去50年積累的外匯儲備還多。跟當初的日本一樣,你的順差是國際金融殖民者故意制造的,其目的就是制造超級通貨膨脹,推動中國國內房地產市場泡沫,迫使中國出現人民幣大幅升值,然后套利,在高點賣出后,再刺破泡沫,讓已經可以自由兌換的人民幣大幅貶值,沖垮中國經濟,再低價收購中國所有有價值的資產。
股指期貨:還是股指期貨。中國的基金比日本當年的基金聰明嗎?這個問題確實值得好好思考。當年,愚蠢的日本基金被股指期貨推出后的金融殖民者“一劍封喉”,我們國內的基金能逃過這一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