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股市對戰(zhàn)爭的精確判斷(5)

二戰(zhàn)股市風云錄 作者:(美)巴頓·比格斯


在1945年,隨著失敗、無條件投降,以及馬上到來的軍事占領的不確定性,日本經濟和股市都垮掉了。1944~1946年,經計算,日本國內生產總值降低了46%,當然那是一個極不準確的預測。1940~1949年,日本的股價每年要下跌到令人震驚的。貨幣幻象因素可以用這個事實來作最好的詮釋:在紙面上,從1930~1949年,股價上漲了3 280%,但是在真正的市值上,它們下跌了75%。政府債券也好不到哪兒去,在同一個時間段里,它們的回報率下降了。換句話說,在20年的時間里,當日本處于咄咄逼人的進攻軍事態(tài)勢時,它的長線投資純粹是一場巨大的災難。這些是不確切的數字,股票也好,證券也好,都是倫敦商學院的計算結果,而他們使用的是三種不同的指數。然而,從1949年5月以后,數字就比較可靠了,因為那些數據是日經225指數計算得出的,后來在1995年則為TOPIX指數搜集而成。

股票交易在1945年年初又恢復了。由于東京股票交易所的大樓被美軍作為體育館征用了,大阪的股票交易所改成了一所醫(yī)院,非正規(guī)的市場就由交易員們在酒店房間開設,那些酒店就在原證交所的附近。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公平與投機,早已在日本人心目中根深蒂固。1945~1949年5月,一個非正規(guī)的個股現場交易市場發(fā)展起來了,該市場的指數是用日經–道·瓊斯平均指數來計算的。

一開始,開盤價從人為控制的價位上猛跌不止,因為那種控制價是厚生省在戰(zhàn)時控制股價而人為設定的。股息記錄都沒有保留下來,但是那些交易數字包括“中斷插入”,不管它到底是指什么,反正就是那個意思。這個非正式市場自我發(fā)展了起來,這時的商人和投資者對日本的未來有了信心,交易也日益活躍了起來。有人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因為在1948年以前,就有一些有眼光的投機商預感到日本有一天還會復興,還會成為一個經濟強國,于是他們在市場極為蕭條的水平上購進了大量股票。

戰(zhàn)后,那些老的藍籌股公司急需資金,以重建千瘡百孔的工廠,為了得到資金,它們就向銀行、保險公司以及任何有資本的人出售新股票。這些股票很難賣給個人投資者,因為他們害怕將來那些公司會再發(fā)行股票,從而稀釋了自己的股份。后來的發(fā)展證明,他們是正確的。但是那種稀釋是有好處的,因為資本的融入最終使這些公司成了世界級的競爭者。第一只發(fā)行的股票是1946年4月發(fā)行的新日本化工,接下來的一年里,據阿爾伯特·阿里日豪澤在《股市戰(zhàn)爭》一書中所講,又有24只股票發(fā)行了。

到了1947年,公眾又對買股票產生了興趣。股票經紀公司開始聘請年輕人當推銷員(絕大多數的老推銷員都在戰(zhàn)爭中被殺了),而這些年輕一代極善于創(chuàng)造名言佳句,他們的一句經典語句就是“買一只股票吧,少買一盒和平牌。”“和平”是當時一個知名品牌的香煙,售價是每包50日元,生產“和平”牌香煙的煙草公司推銷自己的香煙,讓戰(zhàn)后初期平均每人一天抽1~2包這個品牌的香煙。那些買了股票的人買到財富,而那些買煙的人買下的卻是傷害身體的苦果。

改革日本經濟

日本投降后,事實上麥克阿瑟被任命為日本總督。關于麥克阿瑟所作出的那些復雜的決定,比如要把誰當成戰(zhàn)犯來審判,如何對日本進行改革,如何來統(tǒng)治這個國家,種種細節(jié)都在詹姆斯·韋伯的《皇帝的將軍》,以及威廉·曼徹斯特那部史詩般的傳記《美國的愷撒:道格拉斯·麥克阿瑟(1880~1964)》這兩本書中有過精彩記述。麥克阿瑟想對日本進行改革,使它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而不是因其所作所為來懲罰它。他所作出的一個關鍵決定是,不把天皇作為戰(zhàn)犯來審判,雖然美國和絕大多數盟國都要求這樣做。除天皇外,有若干將軍和政府高官受到了審判,并被處以死刑。對麥克阿瑟來說,這些人最大的犯罪是仗打得太好,投降的速度太慢。麥克阿瑟要進行的改革是自由的、民主的。日本接下來的經濟成績,以及它最終走向了資本主義,說明了這個民族的明智。然而,改革對現存的財富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麥克阿瑟是名門之后,精英中的精英,然而他卻不是一個有錢人。他決心摧毀財閥制度,終結封建主義,對代代相傳的特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具體方案包括:土地改革、廢除貴族、對富人征高額所得稅。所有對戰(zhàn)爭和帝國主義進行過資助的銀行都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財產被沒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