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律 動員群眾解決難題(2)

管理十律:商學院不教的管理法則 作者:劉瀾


■ 毛澤東與李嘉誠

長征就是區(qū)分領導和領袖的一個經典案例。長征的最高“領導”是誰?在遵義會議之前,是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博古。在遵義會議(更準確地說,是遵義會議之后隨即召開的扎西會議)之后,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是張聞天。

然而,博古雖然是最高領導,卻不是領袖—他沒有發(fā)揮領導力,幾乎把中國革命帶入絕境。而當時連中共中央的核心決策層(政治局常委)都沒有進入的毛澤東,卻成功地促成了遵義會議的召開,扭轉了中國革命的局面。之后八年的時間里,盡管是張聞天擔任總書記,毛澤東卻實際發(fā)揮了領袖的作用。

不當最高領導,可以當領袖—長征中的毛澤東便是如此。當上了最高領導,也要追求當領袖—香港企業(yè)家李嘉誠便是如此。李嘉誠稱之為老板和領袖的不同:

我常常問我自己,你是想當團隊的老板還是一個團隊的領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你地位之便,這可來自上天的緣分或憑仗你的努力和專業(yè)知識。做領袖較為復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號召力。要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tài)度與能力一樣重要。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板只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

■ 所謂的領導力品質

有很長一段時間,對領導力的研究集中在所謂的領導力特質或者品質上。比如,領導者是否都智力超群?身材高大?性格外向?研究者希望找到一組“基因”,一個“公式”,用來鑒別和選拔領導者。

但是,這些研究沒有發(fā)現(xiàn)被大家公認的領導力品質。著名的管理學者詹姆斯·馬奇說:“我們不太善于預測誰將成為領導者。有許多研究在這方面作了努力,但是它們的結果各不相同。當我讀這些研究的時候,我說,我們無法判斷。”①如果回到領導力像愛情的比喻,我們可以說,如果認為只有具備某些品質的人才能發(fā)揮領導力、成為領導者,就好像說只有具備某些品質的人才能談戀愛一樣。

但是,管理者仍然很關心領導力品質,除了想給自己作鑒定之外,應該還有找不足、補差距的想法。比如職業(yè)經理人唐駿這樣說過:“我認為企業(yè)家的領導力特質表現(xiàn)在自信、魄力、勇氣、堅韌、果斷,而企業(yè)高層最重要的領導力特質是正直、魄力、遠見、堅韌、合作、責任和主動?!碧乞E的身份是企業(yè)高層,他列出的企業(yè)高層的第一項領導力特質就是“正直”,然而他所經歷的“學歷門”風波,恰恰暴露出這是他的軟肋。顯然,“正直”不是已有的領導者的共同品質。

■ 四項領導力品質

但是,“正直”是否是領導者應該有的品質呢?這是另外一種思路,研究的不是領導者“有”哪些品質,而是“該有”哪些品質。領導者該有哪些品質呢?領導力研究者吉姆·庫澤斯和巴里·波斯納發(fā)現(xiàn)了四種:誠信、遠見、激情、勝任。

庫澤斯和波斯納強調:領導力是一種關系,是“那些渴望領導的人和那些選擇追隨的人之間的一種關系”。那么,領導者該有哪些品質,最有發(fā)言權的應該是追隨者。于是,庫澤斯和波斯納進行了一項全球調查,問:在你們愿意追隨的領導者身上,你們最期待和最推崇的品質是什么?他們發(fā)現(xiàn),只有這四種品質持續(xù)獲得超過60%被調查者的認可,也只有這四種品質,在所有國家的調查中都排在前四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