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lián)儲受驚了。價格的下跌成為日本無法擺脫的夢魘,這個島國自1996年之后就一直飽受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下跌之苦。2002年的日本經濟與1995年時相比幾乎沒有任何進步。為此,2002年秋季,美聯(lián)儲發(fā)動了一場公關活動,說服世界不需要擔心美國會發(fā)生通貨緊縮,美聯(lián)儲能在物價停滯之前摧毀貨幣流通。
美聯(lián)儲芝加哥分行主席莫斯可表示,通貨緊縮“不大可能”在美國發(fā)生。美聯(lián)儲主席本·伯南克補充說,該風險“實在很低”。而格林斯潘則認為美國發(fā)生通貨緊縮的概率“微乎其微”。
隨后,伯南克似乎是在威脅全世界的貨幣體系,他說:“我們有一項技術,名叫印刷機?!?
盡管這些人信誓旦旦地宣稱不會出現(xiàn)通貨緊縮,但是,2002年秋季,格林斯潘的睡眠被“美國開始變成又一個日本”的觀點給擾亂了,他夜不能寐。主流媒體紛紛拋出這一觀點,而他手下的經濟學家們則忙于提供各種解決之道。是什么讓他變成了三重野康第二?格林斯潘自問。通貨緊縮的發(fā)生不僅不是“微乎其微”,相反已經近在眼前。物價上漲的速度是60年來最慢的,而制成品的價格明顯處于通貨緊縮狀態(tài)。只有服務價格和能源價格還在上漲。美聯(lián)儲的官員們對此既非一無所知,也非不感興趣,實際上,他們已經驚慌失措了。
到2002年秋季,來自日本的消息越來越糟糕。事實上,所有的經濟資料都似乎證實了這一點:在經過了12年漫長的衰退期后,日本經濟還在下滑。2001年第二季度的GDP比2000年同期下跌10%,而這還是在關鍵貸款利率僅為0。001%的基礎上發(fā)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