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有可能成為投資者,而投資需求的集中推動了經濟的發(fā)展。因為這涉及人口研究,所以我是指整體人口。投資的整體需求不斷增加,經濟隨之增長,股市行情也會上漲。當凈投資不斷下降,經濟便會遭遇壓力,股市也會下跌。這就是“投資率”的本質,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會發(fā)生這一切。
我將我的理論和美國1900~2009 年間的經濟情況作了仔細的對比。“投資率”實際上一直影響到2030 年,但我要尋找的是“投資率”與過去經濟周期的關聯(lián)。我的發(fā)現很重要,我追溯的分析證明“投資率”已經事先標出歷史上每個主要的經濟周期。反過來,這種過去的對比預示著未來的結果。我的正演模型就是這樣開始的。這一分析實際上找出了嚴重的蕭條期,而且也精確地找出了繁榮期。
雖然我在下一章會介紹更多的細節(jié),不過讀者可以從圖1 1看到這種關系。其中最能看出問題的恐怕要算第一個下沉期。畢竟,我們都知道1929年發(fā)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