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澤厚:再議辛亥革命(4)

告別皇帝的中國 作者:馬國川


 

馬國川:但是,在慈禧死后,清王朝已經(jīng)岌岌可危、朝不保夕了,為什么就不能搞革命加速其垮臺,而要維持一個眼看著要垮了的政府呢?

李澤厚:一個要垮的政府也比沒有政府強,無政府是最可怕的,因為任何人可以干任何事情。一個國家沒有一個最高權威,任何地方軍閥、任何個體都可以為所欲為,社會就會重新陷入野蠻殺戮的“叢林狀態(tài)”。

馬國川:如果進一步,是不是可以說,一個惡政府也比無政府要好?

李澤厚:對,但最壞的是無政府。無政府是什么?就是任何人可以殺任何人。清政府垮臺以后,尤其是袁世凱去世后,中國不就是陷入了長期的軍閥混戰(zhàn)嗎?

馬國川:辛亥革命開啟了以后的幾十年革命。

李澤厚:對,不斷地革命。辛亥革命的勝利是一個偶然性事件,然后形成了很強的歷史慣性。不要以為清政府是一個力量非常小的體制,它在人心中還是有很大作用的。以中國之大,人口之多,觀念差異之大,各種利益的沖突、各種情況的不均衡等等,要重新建立一種統(tǒng)一的公認的權威、體制,談何容易!清政府被打倒以后,軍閥們都想當“總統(tǒng)”甚至皇帝,人們無所適從。

馬國川:經(jīng)濟史也證明,民族工業(yè)發(fā)展最快的時期是那些社會較少動蕩的非革命的時代。在這個意義上是不是可以說,辛亥革命打斷了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

李澤厚:

對,打斷和延遲了。我已幾次具體提到某些學術論文比較辛亥前后論證了這一點。

馬國川:辛亥革命從反面證明了,實際上改良比革命要好?或者說,辛亥革命以自己的方式否定了革命?

李澤厚:對啊,很可惜,本來挺好的。

馬國川:所以,您對一生堅持維新改良的康有為的評價還是蠻高的?

李澤厚:對,革命黨當時罵他保守,連他的學生梁啟超都開始傾向革命了,只有康有為依舊堅持改良思想。因為誰也沒有想到,光緒和慈禧一天死掉。如果不是這樣,慈禧死后,光緒親政,康有為就很有希望了。所以光緒之死,是對康有為的最大打擊。

馬國川:康有為死后也不得安寧啊。文革的時候,紅衛(wèi)兵把他的墓挖掉了。

李澤厚:現(xiàn)在對梁啟超、嚴復、章太炎都評價很高,對康有為的評價很不夠,很不公平。但歷史會越來越清楚。

馬國川:看來,將來對康有為這樣的歷史人物還會有新的評價。

李澤厚:肯定會有,過十幾年或幾十年以后。

馬國川:其實這些年已經(jīng)開始在變化了。比如說,現(xiàn)在大家對清末的憲政運動的評價越來越高了。

辛亥革命留下的主要是思想上的意義

李澤厚:但是,我也要強調(diào)一下,也不是說革命沒有帶來一點好處。革命至少帶來了平等的觀念,帶來了社會正義的觀念。辛亥革命也好,毛澤東的革命也好,至少強化了平等、正義的社會觀念。所以,革命也不是完全壞的事情,主要是代價太大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