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首先閱讀和背誦的是唐詩,小學期間背誦的篇目最多,五年級的時候開始背誦宋詞和一些長詩,比如《長恨歌》、《琵琶行》等。妞妞剛開始背長詩時有一些為難,麗文和妞妞采取了化整為零的辦法,每次背一小節(jié)。當時妞妞住校,每周回來往自己的詩歌小本上抄幾句,然后拿到學校去背,不斷地把新背的和前面背過的連起來,最后,一首長詩就一點點地解決了。在妞妞的眼里,詩歌背誦很輕松。妞妞說開始時背一首詩比較費時間,到后來,一首絕句只需花五六分鐘讀三四遍,看看注解,合上書就背下來了。即便是背長詩,基于以前背誦的功底,她背誦的時候也比較容易。
妞妞背誦經典的詩歌確實不少,這些對她在學習古典詩詞方面顯得比其他同學輕松多了,一方面是老師教給的課本上學到的詩詞她基本上都已提前背過,另一個方面就是她具有了更好的背誦能力和理解能力。在班里,同學們都埋怨古詩太難記住了,而妞妞卻總是記得快而且記得牢。
詩歌是一塊美味的蛋糕,我們只是為了品嘗它的香甜,而不是為了向別人炫耀自己吃過蛋糕,也不是為了可能會餓肚子而儲存更多熱量。在享受之外沒有其他功利心——背誦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而不是為了“會背詩”,在詩歌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目的。不少媽媽,在教會孩子背誦一些詩歌后,總是要求孩子給同事、朋友們表演背詩;還有的媽媽總是說自己孩子背了多少首詩歌;也有媽媽直接告訴孩子,多背些詩對寫作文好……
只有喜愛,才能談得上接受。如果一個人在讀詩中從沒有為詩中的情打動,從沒為語言的美震撼,從沒為智慧而深思,縱使孩子背會了一萬首詩,也還是個不會讀詩的人。
聽不少媽媽說,家里都會買一些讓兒童快速背會古詩歌的光盤。我也買了一張來聽,發(fā)現(xiàn)這不是讀詩,更不是享受詩歌的美。光盤確實做得很動感,時尚的動畫加上流行歌曲的節(jié)奏來“說唱”詩,所有的詩歌都是一個味道。因為光盤上收集的詩歌數(shù)量很全面,在市場上很是暢銷,不少幼兒園和小學也使用這些光盤。這樣的“教學”,孩子們到哪里體味古典詩歌中意境美、思想美和文字美?它只能給孩子們帶來一個背誦數(shù)字,帶不來閱讀美的感受。這樣背誦來的東西也不會記憶得深刻,難以在記憶中扎根;從長遠來看,實際上是浪費了孩子寶貴的記憶時間。
妞妞自己還經常寫詩呢,初中時,假期回到鄉(xiāng)村里,就會“詩興大發(fā)”,看來背誦一些詩歌還賦予了妞妞“創(chuàng)作”的沖動呢。妞妞高二的語文老師很欣賞她這方面的修養(yǎng),讓妞妞在文學欣賞課上給同學們講古詩賞析。班上有的男同學居然在聽完妞妞的“課”后說第一次被詩歌打動,原來詩歌這么美。
麗文說,現(xiàn)在妞妞上大學了,自己總是回想和妞妞一起讀詩的樂趣??磥?,和孩子一起享受詩歌的美,并不是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回憶,更多的是給了自己一個美麗的記憶!
讓自己也多一個美麗的愛好
不少媽媽說,自己的水平不高,教孩子讀詩有些難度。其實這并不是個問題。我經常去書店,發(fā)現(xiàn)有很多不錯的古典詩詞選讀本,一般都有較完備的注解,讀懂應該沒有問題??梢远噘I幾個版本,挑自己喜歡的去讀,對照著去理解。有的句子暫時讀不懂也沒關系,以后讀得多了自然會懂。
家長只要能經常和孩子一起去讀去背,這方面修養(yǎng)自然會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家長的好,孩子在簡單的誦讀中,也會有好多收獲。家長和孩子一起去學習,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不僅增進和孩子的交流,更容易喚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多了一個愛好。
一般孩子學古詩從幼兒兩歲時開始較好,有的媽媽對我說,孩子已經上中學了。我要說的是,任何時候的學習都不晚,現(xiàn)在提倡的是終身不斷的學習,不存在絕對的“錯過時機”。有的媽媽會顧慮孩子的功課太緊張,沒時間去讀詩。時間是很多的,看你是不是將孩子的時間用在了正事上,讀詩比讓孩子硬著頭皮上補習班強百倍。有的媽媽說,雖然讀詩有種種好處,可現(xiàn)在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專業(yè)技術知識,還是先抓緊時間學課程吧。
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一定有道理,須知另有一句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
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從四歲時,母親開始教他認漢字,他在一年多的時間認識了三千個字。楊振寧在五十歲時回憶說:“現(xiàn)在我所有認得的字加起來,估計不超過那個數(shù)目的兩倍。”楊振寧從小表現(xiàn)出超常的數(shù)學天賦,剛上中學一年就把中學所有的數(shù)學課程都學完了。有朋友建議他父親讓孩子去學習更高深的數(shù)學知識,他父親不同意。父親楊武之是一位大學數(shù)學教授,他要求楊振寧花幾年的時間去學中國古典文學。后來,楊振寧先生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經典文學對他的熏陶,認為這種熏陶對他的科學研究有深刻的影響。
溫家寶總理的古詩文修養(yǎng)也令人佩服不已,他在每一次重大的記者招待會中,都會信手拈來經典的詩句,為他清晰、嚴謹?shù)闹v話增添深情而動人的色彩——文化修養(yǎng)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本身,更是完善的思維方式。
我國古典詩歌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每個人所接觸的不過滄海一粟。即使是對接觸的有限篇章,我們也不敢說完全讀懂了讀透了——即便這樣,我們其實已受益匪淺。
這里我想說的是,被古詩滋養(yǎng)的孩子,他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他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個“桃花流水■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世界。
媽媽們,讓你的孩子多讀些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