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旭笑道:“不懂了吧!這就是我前面說的,叫‘毛病’。有些當官的,總把他的決策,定位在他多年培養(yǎng)的所謂‘親信’上,頸上的腦袋是屬于別人的,你別看方格明聲色俱厲,實質(zhì)上或許是姓代的在從中作梗也未可知,所以爭取了姓代的也就等于爭取了方市長?!?
“朝總這個想法好!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一舉措雖不是化解宿怨,卻也暫時少了一個對立面。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仇人少堵墻嘛。”
朝旭笑道:“他嘛!利用他促成這件事是可以的,至于說朋友,離做朋友還遠著哪!”
朝旭本是性情中人,事業(yè)上他是一個執(zhí)著追求者,他認準了的事一往無前,是一條不屈不撓、從不言棄的漢子;他又是一個極重情義之人。對同事,對朋友、家人,對上下級,他既講原則,又重感情,從來不去算計別人,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
朝旭對代宇庭有成見,而且很深,但他從沒有想到過要存心去報復人家。他只希望有朝一日通過正常渠道,如組織整頓,機構(gòu)改革等,使這種人有一個合適的去向,以免妨害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特別是政府機關(guān),這種人越少越好。他從不曾想有意地、不擇手段地去害誰。
朝旭給丁克解釋說:“這次有意利用代宇庭,主觀上并不是整他,也不是害他,更不是報復他。利用他,在客觀上可以促成楚江大橋項目早日上馬,并不是一件壞事。在楚云,是發(fā)展經(jīng)濟,造福于民;對華宇,則是擴大業(yè)務,提高經(jīng)濟效益,這是一件于政府和企業(yè)雙贏的好事。不能對任何‘利用’都持否定,比喻說利用外資,利用矛盾,利用有利機會,推動事業(yè)的發(fā)展,不應歸于貶斥之列?!?
丁克笑道:“這我知道,您的為人還需要給我解釋嗎?搞成這個項目,對楚云那叫功炳千秋,對華宇則是一本萬利呀!”
“哈哈哈!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朝旭爽朗地笑著拍了拍丁克肩膀說,“先由你出面,給他打招呼,今晚請下客,我還欠他接風酒的人情呢,不管人家如何用意,來而不往非禮也?!?
“是不是還到他家里去表示表示?”
“不可以,此人向來變數(shù)太大,常常出爾反爾,他沒有真正的朋友,卻有真正的仇家。我算不算一個,只有他知道。他對我們的態(tài)度并不十分清晰,在我的心中,至少還是一個模糊的形象,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出賣我們隨時有可能。吃頓飯可以,桌上表示一點小意思,也說得過去,專程登門肯定不可取。再說我們不是求他,順其自然吧!”
“噢,您的意思我懂了,有些話怎么說呢?”
“待之以禮,輕松自然,欲擒故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