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幫會與辛亥革命(11)

江湖三百年 作者:秦寶琦


(1)同盟會對哥老會的聯(lián)絡

辛亥革命時期,四川籍的革命黨人熊克武等根據同盟會總會的指示精神,提出四川幫會的力量很大,是必須爭取的社會力量。由于四川哥老會的許多著名首領都先后加入了同盟會,因而革命黨人在聯(lián)絡幫會方面具有十分有利的條件。其中著名人物如佘英、張樹三、李紹伊、張百祥等,后來都成了辛亥革命時期四川革命的領導或骨干。

(2)哥老會參加辛亥前的武裝起義

辛亥革命前夕同盟會在四川發(fā)動的武裝起義,都是由同盟會策劃,以袍哥群眾為基本力量,由于起義大多采取突襲式的軍事冒險行動,往往旋起旋敗,但擴大了革命的影響,為辛亥革命在四川的成功開展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瀘州乃是川南重鎮(zhèn),這里幫會勢力強大,駐扎在該處的鹽務巡防營和川南道巡防營皆與哥老會相通氣,可以作為起義的內應。革命黨人佘競成首先聯(lián)絡了江安巡防營的哨官(相當于連長)楊安幫和川滇黔邊區(qū)的幫會首領劉天成及所部的劉子成、劉希成等,預定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十月先期在江安起事,襲擊縣城,然后順流而下,直取瀘州。瀘州城內有佘競成召集的3000名袍哥弟兄作為內應,并有同盟會員謝奉琦、席成之、楊兆蓉率領革命黨人與之策應。但是,在起義的準備過程中發(fā)生了炸藥爆炸,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加之幫會分子入城后,使城內突然增加了幾千人,他們又說話隨便,民間一時盛傳革命黨人即將舉事,使當局加強了防范。知州楊兆龍下令緊閉城門,斷絕交通,禁止外出。在城外待命的起義軍又無法與城內取得聯(lián)絡,起義遂沒成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