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甲申之變前大動蕩的政局(40)

甲申之變 作者:王興亞


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皇太極第二次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對明戰(zhàn)爭。多爾袞奉命聯(lián)合蒙古軍大舉進兵,兵分兩路。左路以多爾袞為主帥,豪格、阿巴泰為副帥;右路以岳托為主帥,杜度為副帥。皇太極則率大軍佯攻錦州、寧遠,以配合行動,牽制明軍。出發(fā)前,皇太極用滿蒙漢三種語言宣布軍隊紀律。九月二十二日,右路岳托部從密云東北墻子嶺入邊,六日后,多爾袞部從中協(xié)董家口東青山關入邊。墻子嶺地勢險峻,岳托揮兵蟻附,連續(xù)奮戰(zhàn)三晝夜才得越關而入,正在密云為監(jiān)視太監(jiān)鄧希詔祝賀生日的總督吳阿衡和總兵陳國俊聞訊倉促應戰(zhàn),均被清兵擊斃。兩路清軍會合于通州河西,越遷安,逼豐潤,乘勝南下,直抵北京近郊。

十月初二日,崇禎帝宣布北京戒嚴,征調遼東前鋒總兵祖大壽入援,留巡撫方一藻、朱國棟、陳祖苞分守;命宣大總督盧象升率總兵楊國柱、虎大威進易州出其左;移青州、登州、萊州、天津的兵馬出其右;檄總兵劉澤清以山東兵馬遏其前;高起潛配合行動。同月初四日,崇禎帝在武英殿召見文武大臣,商定對策。盧象升主戰(zhàn),楊嗣昌主和,爭論不休。崇禎帝出爾反爾。命諸大臣分守都門,同時召孫傳庭出潼關,檄延綏、寧夏,甘肅、固原剿寇之兵北上增援。于是孫傳庭遣總兵白廣恩等率領萬人,總督洪承疇率總兵左光先、賀人龍等合兵十五萬北上救援。

十一月初三日,京師閉門自守。初五日,清兵掠良鄉(xiāng)、高陽、涿州,趨河間,自入塞分兵四道,一趨滄、淄,一趨山東濟南,一趨臨清,一趨彰德(今河南安陽)、衛(wèi)輝。初八日,崇禎帝再次召見文武大臣,商定對策。他不僅為攻防擔憂,又思慮糧餉的困乏。就在這個時候,大學士劉宇亮自請視師。崇禎帝大加稱贊。可是,不久就以其不盡忠報國予以否定。清兵就是利用這個舉棋不定的時機,攻掠定州,進逼景州,城守太監(jiān)劉元斌躲至德州。十一月初九日,清兵攻高陽,致仕家居的少師、大學士孫承宗率領家人與守城將士登城抵御,寡不敵眾,又無人救援,高陽失陷,孫承宗被俘,寧死不降,北望京師,叩頭一拜,投河而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