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的古典主張
不過,文藝復興學者并沒有直接攻擊基督教。他們的個人態(tài)度或有不同,但大致上對基督教采取的觀點頗類似于古人的宗教觀,那就是:宗教是個基本的存在,大體而言是件好事或者說有存在的必要,只是世界上還有更多的事情值得關注。宗教不該鉗制生活和思想的一切,而這正是教會一貫的目的。這樣的鉗制一旦被打破,歐洲的思想反而變得比過去更大膽開闊、天馬行空。
隨著文藝復興來到,歐洲社會開啟了它漫長的世俗化過程。在世俗的世界里,宗教可以存在,但是屬于私人事務,或是一群人受到某些信念所吸引的結社團體——就像我們今天的世界。宗教不能左右社會,不能強制每個人遵守規(guī)定和儀式,也不能宰制思想。
文藝復興的結果是,身處于某種文化和傳統(tǒng)的人,靠著思想讓自己邁入另一種文化和傳統(tǒng)。一旦跨過這條分界線,你就永遠不一樣了。任何東西都不再是不變的。歐洲的思想家們震撼于文藝復興時期所帶來的沖擊,而這并不是它最后一次發(fā)生。
最開始把希臘和羅馬年代稱為古典時代的,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古典在此處意味著經(jīng)典、最優(yōu),例如我們說經(jīng)典的接球、經(jīng)典的演出,
是種無法超越的精彩。他們相信,古人在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方面的成就一直無人超越,未來也無可超越。至于他們自己,能夠庶幾近之也就不錯了。如此這般,歐洲這個組合體就因為“文藝復興”的這個信息——古典的東西是無與倫比的——受到了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