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
雖然都是玩,但早教中心并不是幼兒園。家長在潛意識中往往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思想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有了不切實際的高期望值,他們將孩子的早期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早期的智力開發(fā)。
幼兒的健康成長所需要的不僅是識字、計算,還有怎樣做人、與人相處、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積極向上的性格。韓老師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后者是幼兒更需要的。對于孩子來說,游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生活是最好的學習內(nèi)容。
誤解2:早教效果價錢說了算
現(xiàn)在眾多早教中心收費并不低。一般的親子課程一次課約100元,時間在一小時左右;有的托管早教園一周五天,一學期收費6800元。收費不低主要由于早教課程要為不同孩子量身定制,并采用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方式等。而一些家長只看重價格高低,認為越貴的早教中心效果可能更好。
糾正:
對于這種觀點,部分早教中心的管理者認為,費用高低雖然是選擇早教的參考標準之一,但綜合考量更重要。選早教在關(guān)心其硬件配置的同時,還要留心他們的師資力量,以及品牌歷史、知名度等,不妨多詢問參與早教的家長,通過反饋作出適當選擇。另外,早教園只是提供一些比較好的教育理念。其實,早教也可以在家里進行。家長多花些心思與孩子溝通,也可以在行為習慣、音樂、認知等方面培養(yǎng)孩子。但是,父母本身得儲備相應(yīng)的科學的早教育兒知識。
誤解3:早教是讓孩子更聰明
在早教中心,一位家長咨詢問題很直接、簡單:來這里會讓孩子更聰明嗎?事實上,類似的問題在實際中也不少,很多家長更是直截了當?shù)貑枺涸缃讨行哪茏尯⒆訉W會多少個單詞?教不教唱歌、舞蹈這些內(nèi)容?他們似乎把教育孩子的希望都寄托在早教中心上。
糾正:
對于早教的效果,家長往往會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例如教學的內(nèi)容,并不是教給孩子具體的知識,而是通過各種游戲來鍛煉孩子的能力和培養(yǎng)性格。至于會不會讓孩子更聰明這個問題,韓老師說,早期教育絕不是神童教育。早期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全面培養(yǎng)孩子的基本素質(zhì),為將來打下基礎(chǔ),這才是進行早教的正確目的。
誤區(qū)4:什么樣的知識吃香就讓孩子學什么
當年聶衛(wèi)平成了棋圣,一舉成名,于是大批的家長紛紛把孩子送進如雨后春筍般成立的各種圍棋培訓班;之后鋼琴王子李云迪獲得肖邦鋼琴比賽第一名,于是家長們又趕緊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去學彈鋼琴;然后是舞蹈班、歌唱班、詩歌朗誦班等等,甚至有的家長一下子為孩子報好幾個培訓班。他們的想法是遍地開花,說不定孩子到時就能在其中哪一個行業(yè)里一舉成名。但就是沒有家長想到,要讓孩子好好地游戲,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糾正:
小白兔不會游泳,它的父母很擔心,于是送它去游泳培訓班學習;而小鴨子跑不快,它的父母就每天早晨讓它起來練習跑步。父母送孩子進各類培訓班時,往往會忽視孩子的天性。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在教育弟子時就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意思就是根據(jù)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特點來進行教育,以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實際上,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是需要時間來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的。強行讓孩子去學習一些他們并不感興趣的東西,往往會引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有時還會產(chǎn)生負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