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一種裝酒用的器物,叫做“玉壺春”。玉壺春這三個字非常美,有一種高貴典雅的感覺。那么一個實用器怎么會有一個這么美的名字呢?
中國人在形容一件器物美好的時候,愿意用“玉”這個字,因為玉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有時候往往不是指它的質(zhì)地,而是指它的感覺。比如說“玉女”肯定不是指顏色,也不是實指,就是感覺。玉壺春是我最喜歡的造型,它由實用器逐漸演化成了藝術品。下面我們就來好好感受一下這件玉壺春。
這件清乾隆九獅紋瓶在玉壺春瓶中算個兒大的。歷史上玉壺春瓶是用來裝酒的,但是這個瓶子不是為了裝酒——這么大個兒如果裝滿了酒,我估計拎起來會很費力氣。這上面的圖案有九只獅子,這是有含義的。我們今天的大家族一般是三世同堂,最多能夠四世同堂,可能也有五世同堂的,再多就很困難了,因為現(xiàn)在的人生育都比較晚。這個玉壺春瓶上畫有九只獅子,寓意就是“九世同堂”。
唐代初年,山東有一個人叫張公藝,他就是九世同堂,連他自己本人一共是九代人,生活在一個大家族里。如果一代人按15歲計,最后一代只要是生下來就算,所以年齡可以不計,那么就是乘以8,也就是說張公藝要活到120歲——如果他不活到這個歲數(shù),是不可能有九代人的。再有一個,古代中國人都早婚,早生兒子早得繼。今天有《婚姻法》管著,再早不能超過《婚姻法》規(guī)定的年齡,而古代不是這樣,你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生了。我們知道有一句話叫“女大三,抱金磚”。為什么要“女大三”呢?就是為了生育。結婚時男的很小,十四五歲;如果女的大三歲,就是十七八歲,正好可以生育,而且是生孩子很好的年齡,所以男的就會娶一個大媳婦。因為男孩子當時還不太懂事,有一個大媳婦就比較容易照顧他,也比較容易生育。如果按照這種規(guī)律去推,那么九世同堂還是可能的。
這段歷史記載在正史上,不是在野史上。當時唐高宗李治去泰山封禪時經(jīng)過張公藝家,專門去拜訪,因為九世同堂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今天是不可能的,在那時候也是新聞。高宗也覺得這個事兒很新鮮,就問他有什么治家的方法能夠使這么一大家繁榮昌盛,張公藝就寫了一個“忍”字。高宗非常感動,治理一個家庭跟治理國家一樣,有很多事情需要忍,所以當時就送了很多禮物表示獎勵。我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比如夫妻之間、長輩和晚輩之間,有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在忍,尤其夫妻之間要忍受很多習慣。有個電視節(jié)目中,女的說“我就煩他牙刷老沖下”,就是這一個小毛??;男的說“你還牙膏從中間擠呢”,他認為牙膏都是從后邊往前擠,怎么能從中間就擠——都是小毛病,所以要忍。我有一個朋友,不管老婆怎么著他都忍著,所以他每說一句話都先看老婆臉色一下,然后再去說下一句話。這是我見過的忍到極限了。所以關于夫妻之道,包括治家之道,張公藝在唐代的時候寫下這個“忍”字,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觀復學堂
1.“玉壺春”中的“春”字是什么意思?
A. 春餅 B. 春游 C. 春酒 D. 春心
馬未都評:“玉壺春”這個名字最早出現(xiàn)于唐代,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中就有“玉壺買春”的記載?!百I春”這個詞很有意思,但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演變,意思已經(jīng)變了,在日本話中“買春”是有點兒不雅的行為,而中國古代的意思就是去打酒,買春酒。司空圖我們都知道,所有寫詩的人都要看他的《二十四詩品》,他其中就寫到“玉壺買春,賞雨茅屋”,是一個很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