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詠寒柳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傄环N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fēng)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云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fēng),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問東風(fēng)】
生活像一即興的戲劇,大多數(shù)人大多數(shù)時候都無權(quán)對劇本做什么改動。愛情是生活大劇本里的一則折子戲,是很無聊的,沒有什么值得聊上一聊。如果你愿意看到真實的一面,眼前所及的可能是一片狼藉。雖然許多劇中人會因為愛情的某處情節(jié)或某一個對白而感動、而涕零、而心猿意馬,但不能改變當(dāng)戲結(jié)束時,真實殘忍的那一幕。
一
幾番青樓,身在歡場,遭遇坎坷,經(jīng)歷了生死責(zé)難,見慣了聚散離合,本以為愛情的抗體早就在血液中生成,練就了金剛不壞之軀,沒想到有朝一日,卻又中了愛情之蠱,疼痛難忍,肝腸寸斷。
這一年,和陳子龍分手后的柳如是,借居于富商汪然明于杭州西溪湖畔的別墅中。一個不明朗的秋日,在寒濕的空氣中,太陽有氣無力,一切都籠罩在蕭條索寒中。
據(jù)陳寅恪先生《柳如是別傳》里記載,《金明池·詠寒柳》應(yīng)作于崇禎十二年。而柳如是和陳子龍應(yīng)該相識于崇禎五年的春天或崇禎四年的冬季。陳子龍是松江十大杰出青年,其詩詞功底自是了得。他不僅和柳如是切磋詩藝,還帶她走進(jìn)了幾社的諸位才子中間。可以說,正是這段履歷,讓她的詩詞功底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周末,窩在床上看了點風(fēng)花雪月的東西,思想就躥升起一些啰里巴唆的苗子。這是一個播種的季節(jié),每個人的心里都有春天,只是,有的心田只有雨水沒有禾苗。
燕子飛來飛去,花,在角落綻放。
在情感的世界里,種子播到哪里,哪里就有你的春光。
于是,我開始小心眼地揣測柳如是的世界。彼時,她住在豪華的別墅中,彈彈琴,寫寫詩,作作畫,然后,再思念思念那個叫陳子龍的男人。
這種生活模式其實挺愜意的。如果在當(dāng)今,能有如此寬松的條件,允許你風(fēng)花雪月地寄托一腔幽怨,哀哀切切地不事生產(chǎn)悲春傷秋么?一天不上班,扣除你全勤獎沒商量,接踵而至的連鎖反應(yīng)是——這個月的房貸、車貸可能就會出現(xiàn)危機(jī),你的銀行賬戶就會出現(xiàn)不良記錄,從此,你會處處受限制,那種感覺,不亞于在血雨腥風(fēng)的江湖里喪家犬般被人追殺。于是乎,不管你的前男友是誰你都會嘁哩喀喳將他們從心中連根拔出,振臂高呼:前男友見鬼去吧!
愛情哪有面包重要?它只是組成空氣的一味氣體而已,而面包才是維持生命根本的營養(yǎng)來源。
當(dāng)然,會有人說,人家柳如是從事的是特殊行業(yè)的嘛,行業(yè)特色就是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涂抹得香香的,微蹙眉頭,做西施捧心狀,張網(wǎng)以待男人上門來欣賞這種哀怨。
其實古時候的妓女也分幾等。妓是由“伎”演化而來,指專門從事歌舞的女藝人。到了后來,妓女發(fā)展成為兩種——藝妓和色妓。色妓就是專門從事皮肉生意的,而藝妓,是只賣藝不賣身的。當(dāng)然,你情我愿的情況下,誰也無法阻攔。從周府出來,再入青樓的柳如是,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從事的是藝妓生涯。
歷史上,許多女詩人、女舞蹈家、女歌唱家都是藝妓出身。如唐德宗時的才女薛濤,唐玄宗時的著名宮廷女舞蹈家謝阿蠻、身輕如燕的漢宮皇后趙飛燕,和“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白居易的愛妾樊素和小蠻,均是藝妓出身。
因此,在古代文藝史上,妓女的貢獻(xiàn)是不可小覷的?!度圃姟分校褪珍浟?1位妓女詩人的詩篇136首,同時,《全唐詩》里出自男人之手,歌詠妓女的詩就占著2000多首,可見,妓女儼然是古時男人們創(chuàng)作產(chǎn)業(yè)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吳曾的《能改齋漫錄》里記載,慢詞的代表人物柳永,更是天天泡在風(fēng)月場中,與諸位妓女歌詠唱和,忘記人間歲月。他甚至于《鶴沖天·黃金榜上》宣稱“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以致于最后他成績本已過關(guān),卻由于那首《鶴沖天》被仁宗皇帝給刷下了,并在他的卷子上批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這才是要風(fēng)流不要功名的“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從來是酒壺中歲月,夢里功名,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活法的權(quán)利。白菜有白菜的清淡,雞腿有雞腿的肉香,只是看個人口味而已,他人沒有指責(zé)的權(quán)利。
二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睋?jù)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傳》,“有恨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取之湯玉茗《紫釵記》第二五出《折柳陽關(guān)》之解三醒中“也不管鴛鴦隔南浦”,并“落照關(guān)西妾有夫。河橋路,見了些無情畫舸,有恨香車”等句。而“南浦”一詞則來源于《楚辭·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焙髞?,南浦泛指送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