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戈爾巴喬夫時期的改革遺產和“葉利欽主義”

奔向自由 作者:俄羅斯戈爾巴喬夫基金會編


戈爾巴喬夫時期的改革遺產和“葉利欽主義”

有一種流行相當廣泛的看法,認為蘇聯(lián)解體后在俄羅斯內部仍在繼續(xù)進行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開始的各項改革,只是它們帶有更加激進的性質。不僅如此,葉利欽的某些過于熱情的支持者還對事情加以渲染,說什么只是從摧毀聯(lián)盟和解除戈爾巴喬夫職務起才開始了民主的改革,因為他們認為由于葉利欽時期通過了出版法才有了公開性和言論自由。眾所周知,關于大眾傳媒的第一部民主的法律是在1990年通過的,而書報檢查制度實際上在此之前兩年就已取消;人民代表的自由選舉在1989年首次進行;多黨制的攔路桿由于1990年對憲法第6條的修改而抬起,等等。

葉利欽在執(zhí)掌俄羅斯大權后當然不能不考慮改革遺留下來的民主問題,但他的政府并未給民主進程添加任何嶄新的東西,不僅如此,完全可以說是以極權主義的方式背離了民主原則,這是由于通過了賦予總統(tǒng)近乎獨裁權力的國家新憲法,而此前最高蘇維埃已經解散,俄羅斯議會遭到猛烈轟擊!

關于民主深化的說法根本不符合人所共知的、誰都不能否認的事實——葉利欽及其周圍的人與最大的寡頭們關系密切,這些寡頭對國家的各項決策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直接實行自由價格和大規(guī)模地將國有財產私有化成了對葉利欽的俄羅斯民主深化的最“有力的”論據(jù),然而這種休克療法甚至沒有理由被稱作改革,這其實是對已有經濟的破壞,是為寄希望于“無形的市場之手”的經濟混亂開辟空間,這一過程必然帶有反民主和反社會的性質,必然有利于投機者和影子經濟經營者、營私舞弊的各級官員,并使民眾遭受巨大損害——實際工資收入減少一半,儲蓄貶值,失業(yè)增加等等,主要的是,這一過程不僅沒有使經濟得到復蘇,反而使其陷入前所未有的深重而又持久的危機之中,危機的結果是1998年8月的無力支付。

葉利欽政府的政策遭到了徹底破產,但這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政策是追求改革的,恰恰相反,主要是因為這種政策無論在目的上,還是在達到目的的方法上,都與改革毫無共同之處,它的最大目的就是盡快摧毀被等同于蘇聯(lián)的過去的社會主義,回到一切都由“無形的市場之手”操縱的資本主義,實現(xiàn)這些都要靠“革命”的手段:全面實行財產私有化,使國家對經濟完全放手不管并把國家的社會職能降到最低限度。結果究竟如何呢?我們的確離開了蘇聯(lián)制度,不過是帶著國家極權社會主義所特有的弊端和弱點離開的,而且失去了其社會、科技和文化成就,而我們回到的是陳腐的、野蠻的資本主義制度,這里有甚囂塵上的貪婪、腐敗和犯罪,有前所未見的財產和社會反差,與實行以社會為取向的、可控的市場經濟的現(xiàn)代社會相去甚遠。

蘇聯(lián)要進行改革,首先就必須使蘇聯(lián)社會逐步轉型,使其脫離威權主義的過去,依靠自身的成就和傳統(tǒng)并利用發(fā)達國家的經驗走上現(xiàn)代發(fā)展的軌道,以保證人的生活和活動具備應有的條件。在一定時期,由于已經形成的傳統(tǒng),對社會革新、社會改革的論證被簡單地視為社會主義抵制資本主義的一種形式,在社會上,而且在政治領導者中,仍然有人相信社會主義的公正原則。[4]但是,我可以十分負責地說,這種信念不是來自抽象的教條,而是來自對我們的社會應當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的認識,這些問題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民主化和公開性,人的權利和自由的保障,激發(fā)人們勞動和事業(yè)積極性的強大刺激因素的形成,以及國際安全。

現(xiàn)在的俄羅斯政府明顯地修正了其前任的政策。它更加符合國家的利益,更加注重過去(包括改革和后改革時期)的教訓,因而在社會上贏得了支持,然而今天也在不斷產生許多涉及社會經濟政策和民主進程發(fā)展的問題,不過,這是另外要談的話題。

注釋

[1]瓦·梅德韋杰夫《在戈爾巴喬夫的班子里:來自內部的觀點》,莫斯科:貝利納出版社1994年版;瓦·安·梅德韋杰夫《世界社會主義體系是如何發(fā)生解體的》,莫斯科:國際關系出版社1994年版;瓦·安·梅德韋杰夫《遠見、神話還是背叛?論改革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莫斯科:星期日出版社1998年版;瓦·安·梅德韋杰夫《后改革時期的俄羅斯。問題與前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莫斯科: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1999年版;瓦·安·梅德韋杰夫《面對后工業(yè)化時期的挑戰(zhàn):對俄羅斯經濟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看法》,莫斯科:阿爾賓納-帕布利舍爾出版社2003年版。

[2]在今天的俄羅斯,按照各種估計來看,這一收入占預算收入的1/2—3/4。

[3]看來,索科洛夫元帥因魯斯特駕機在紅場上降落一事而被解除國防部長職務是唯一被嚴厲追究責任的例子。

[4]因此有必要指出,《別無選擇。改革:公開性,民主,社會主義》(蘇聯(lián)進步出版社1988年版)這本轟動一時的書的作者們就曾打著社會主義和革新社會主義的旗號公開進行活動,其中還有民主反對派的主要活動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