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歷史疑惑(9)

破譯天下謎團:人文社會博覽 作者:馬馳聘


第二種看法則源于《史記?孟荀列傳》、《漢書?藝文志》等資料?!妒酚?孟荀列傳》中記載:墨子為宋國的大夫,善于守御,或生活在孔子時代,或生活在孔子之后。

第三種看法是根據(jù)清代畢沅的《墨子注序》而推斷的。在《墨子注序》中,畢沅認為墨子與楚國魯陽文君關系密切,因而斷定墨子是楚國人。

以上3種看法各執(zhí)一說,后代許多學者試圖另辟蹊徑,探尋墨子的出生地,然而都未能如愿。另外還有人提出墨子為印度人,但論據(jù)不是非常充分。至于墨子到底是哪國人,還是一個謎。

韓非死于何故

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公元前323年,韓非死于秦國。關于韓非的死因,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直至今天在史學界也無定論。

據(jù)《史記》記載,韓非出身于貴族世家,與后期在秦國發(fā)跡起來的李斯同為荀況的得意門生。韓非不善言談,但卻寫得一手好文章,就連李斯也自愧不如。這年,韓非上書韓王力主變法,建議未被韓王采納,他繼而著書立說,詳細闡述自己的主張。韓非的著作不脛而走,傳到秦王手中,秦王讀后欽佩不已:“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于是,秦王下令攻韓國。不久,韓王派韓非出使秦國。當秦王得到韓非后甚為高興,但卻并未重用韓非。這時,已身為秦國大臣的李斯和姚賈,趁機在秦王面前說韓非的壞話。秦王聽信李、姚之言,將韓非關進監(jiān)獄,不久,韓非在獄中服毒自殺。據(jù)稱,送給韓非毒藥的就是李斯。

司馬遷著《史記》,認定韓非是死于李斯、姚賈的妒忌與陷害。

而西漢劉向編纂的《戰(zhàn)國策》一書,則持另外一種觀點。

據(jù)《戰(zhàn)國策》稱:楚、吳、燕、趙四國聯(lián)合一起對付秦國。其間,姚賈自愿出使四國,制止了四國的聯(lián)合行動,受到了秦王的重賞。而韓非卻在秦王面前講姚賈的壞話。他先是攻擊姚賈以秦國的財寶賄賂四國君主,是“以王之權、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后又以“世監(jiān)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來揭姚賈身世。但姚賈對秦王說,以財寶賄四國君主是為秦國的利益,如果是為“自交”,何必再回到秦國;至于出身的卑賤與否并不妨礙他效忠秦王。秦王聽后,信任了姚賈而殺掉了韓非。

上述兩種觀點,后人信任《史記》之說者居多,但也并不排除司馬遷的觀點是一種個人偏見。

莊子的生卒年代之謎

莊子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也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的代表作品《莊子》一書,對后代文學,尤其是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在古代典籍中,有關他生活活動的記載非常少。研究莊子的學者一般根據(jù)《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和戰(zhàn)國時期某些著作的零星記載,以及《莊子》中散見的片斷,大致勾勒出莊子一生的基本輪廓。

司馬遷在《史記》中只寫了莊子“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學者們大都認為莊子是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也有人認為是梁國蒙人、楚國蒙人。關于莊子的生卒年代,各家說法不一,且很難統(tǒng)一。馬敘倫先生認為莊子生活的迄止年代應為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享年83歲;呂振羽先生認為是公元前335年至公元前275年,享年60歲;范文瀾先生認為是公元前308年至公元前286年,享年22歲;聞一多先生則認為應為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295年,享年80歲。在游國恩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則這樣寫道:莊子(前360?~280?),名周,宋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按照這一說法,莊子的享年為80歲。馮鐘蕓先生在《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中認為莊子生活年代是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享年83歲,與孟軻同時而稍晚。上述六種說法前后相差20年,其年齡推斷則相差60多歲。那么到底莊子生活在戰(zhàn)國時期的哪段時間內呢?如何準確推斷莊子的生卒年代呢?上述各家說法很難取舍,只能暫且存疑。

扁鵲是哪個時代的人

據(jù)《史記》記載,“扁鵲姓秦,名越人,勃??む嵢艘病!?/p>

另外,司馬遷還在《史記》中寫道:“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