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書名的漂流(3)

日本的面孔 作者:劉曉峰


說到《Self-help》在1999年被賦予的新的“時代使命”,最好的說明文字或者還是《Self-help》的翻譯者寫的《出版說明》:

在一個沒有了英雄和詩人的時代,在一個沒有了神話和夢想的時代,在一個厚黑學(xué)成災(zāi)的時代,各種“方術(shù)”、“奧秘”、“謀略”、“點子”、“竅門”、“捷徑”、“騙術(shù)”……似乎成了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人追求成功與幸福的依托,似乎隨著科學(xué)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許許多多的現(xiàn)代人正在喪失越來越多的精神意志力量,人們更加急躁不安,那些曾經(jīng)塑造了人類文明大廈和推動了社會進步的精神意志和人格品質(zhì),如吃苦耐勞、堅忍不拔、自尊自救、誠實公正、耐心仁慈、勤奮節(jié)儉等,也越來越被許多現(xiàn)代人所不屑,然而,我們所面臨的各種困境又表明,恰恰是我們輕視甚至拋棄了上述優(yōu)秀品行,才導(dǎo)致了我們今天在物質(zhì)上精神上的許多痛苦乃至不幸…… 今天,當我們許多同胞面臨著下崗失業(yè)、求職無門、事業(yè)衰敗、衣食無著的時候,我們翻譯出版此書,意在給那些身處困境的人們送去心靈的慰藉,希望那些苦難無助的人們從這個“精神的水池”中吸取力量,從而成功地救助自己。

20世紀末中國的苦難無助的人們是否從《Self-help》這個“精神的水池”中吸取了力量,成功地救助了自己,不得而知。我所知道的是,我買到這本書不是在書店的暢銷書架上,而是在清華園郵局門口的降價書攤上。我所知道的是,那時心頭涌起的是無盡的感慨。

夜半燈下寫到這里戛然停筆,想到一本書的命運和一個人的命運實在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歷史上生逢其時或生不逢時,一個人的命運常常截然不同。古人云: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又云:使李將軍,逢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正面反面,說的是同一句話。我又想,一本19世紀50年代的書,最初從歐亞大陸以西的英倫島上,繞著大洋漂流到歐亞大陸最東邊的日本,并在20世紀初以日本為跳板走進中國,名字也由《Self-help》到《西國立志篇》,再到《論邦國與人民之自助》,再到《自己拯救自己》,這已經(jīng)是一篇傳奇的故事。有這樣一篇傳奇做背景,我在清華郵局折價書攤上買到20世紀末直接從西文譯出的新譯本好像就有了某種說不清楚的象征意義——百多年內(nèi)一本書的名字竟漂流如斯,百多年內(nèi)一本書的命運在不同的國度竟有如此巨大的差別,細想潛藏這背后百多年內(nèi)不同民族走過的不同的道路,委實有許多令人沉思不已的地方。

2003年12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