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2.京都街頭的思考(1)

日本的面孔 作者:劉曉峰


站在日本古都京都的街頭,靜靜看鴨川川水緩緩地流過。心中涌起很多感慨。

手中這本剛剛買到的日文版《東亞三國的近現(xiàn)代史》,由日本高文研出版社出版。和中文版淡青色主調的設計不同,日文版是紅色封面,大字題目寫著“開啟未來的歷史”。大概,對參加中日韓三國學者共同組成編寫委員會的日本學者和教師們來說,“開啟未來”,是他們心中最希望傳達的愿望。

和很多日本書一樣,日文版還有一條黑色的腰封。黑地白字,印著“以一個國家自我為中心的歷史,已經不適用于21世紀?!薄斑@是日、中、韓三國的學者和教師,為了追求共同的歷史認識,用了三年時間,開過10次國際會議后,共同執(zhí)筆編寫的近現(xiàn)代史入門書。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探索之作”。

2005年6月20日,日韓首腦就修復兩國關系在韓國青瓦臺舉行了會談。這場不歡而散的會談,一個中心內容就是歷史教科書問題。從1945年8月15日算起,歷史已經過去了60個春秋。在歐洲,由于德法等國妥善地處理了戰(zhàn)后問題,戰(zhàn)后60年歐洲成功完成了地域整合,歐盟不斷得到擴大和加強,成為影響世界的一極,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在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實現(xiàn)區(qū)域統(tǒng)合方面,東亞卻面臨復雜的局面。

戰(zhàn)后的60年,日本和德國走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戰(zhàn)后德國對納粹勢力進行了徹底清洗,對納粹思想進行了徹底批判。與此構成鮮明對比,美軍占領日本之始,即采取對天皇制加以保留的溫存政策。朝鮮戰(zhàn)爭以后,曾經一度被聯(lián)合國軍從政壇放逐出去的戰(zhàn)犯,更重新梅開二度,再被起用。死灰復燃的舊勢力幾十年來盤踞于日本政壇,成為主流。而敢于公開言及天皇戰(zhàn)爭責任者則要冒著生命的危險。伴隨東西冷戰(zhàn)的結束,美國獨大局面的出現(xiàn),日本政壇也發(fā)生了劇烈變化。左翼政治勢力的影響日趨式微,基本失去了制衡作用。日本國會內部,主張修憲者已經占大多數(shù)。而自民黨和民主黨兩大保守政黨體制的形成,為左翼小黨派留下的政治空間更為狹小。在這種形勢下,對于戰(zhàn)爭的歷史,日本已經很難像德國那樣進行深刻的自我檢討,因此也很難和東亞各國取得真正的和解。我曾和一位研究日本歷史的日本老教授談起這本《東亞三國的近現(xiàn)代史》。他告訴我,很多日本學者很期望能夠看到東亞出現(xiàn)和平、友好、共同發(fā)展的局面。同時他直言:“但是這樣的話,日本學者很難主動說出來,因為歷史上有過臭名昭著的‘大東亞共榮圈’,所以,如果由日本人來說這樣的話,非常容易招致誤解。方向上‘東亞共榮’并沒有錯,但日本軍國主義依靠武力來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東亞新秩序’是錯誤的。真正的‘東亞共榮’,應當是東亞各民族建立在平等和互相理解、互相幫助的基礎上的。為建立這樣的基礎,這本教科書是有意義的?!?

一位從事企業(yè)經營顧問工作的日本社長則從另一個方向看問題。他認為,戰(zhàn)后日本的歷史觀教育確實存在問題。他提及今年6月電視播放的一次日韓政治家和知識分子辯論會。辯論會中,一個參加辯論的日本人拿著當年的報紙,指著上面的照片說,當年日本是給了朝鮮人自由的。自己的父親在朝鮮半島參加選舉,名字旁邊還特地用韓文標注了韓語發(fā)音。而當年的朝鮮人是自己去投票選舉了他父親。對他的這番話,韓國學者只回應了一句話:“在當年,沒有人請日本人來韓國參加選舉。在今天,也沒有人認為在刺刀威脅下的投票是民主的?!边@樣糊涂的人能代表日本參與同韓國的討論,可見現(xiàn)行的歷史教育實在問題多多。

這次到日本出差,兩次在街上向遇到的日本大學生們問及《東亞三國的近現(xiàn)代史》,他們有的表示聽說過,有的表示“沒讀過,也不會買”。但在我經過的幾家書店,架上大多陳列著這本“開啟未來”的教科書。問一下店員,有的說賣得還好,有的說買的人不多。離開日本前,經過京都地鐵車站邊的書店時,意外地看到這本書被陳列在店前非常顯著的位置。拿出相機想拍一張照片,卻被店員制止住了。入鄉(xiāng)隨俗,只好帶著幾分遺憾拉起行李走進站臺。從關西起飛的飛機,飛經朝鮮半島的上空在北京著陸,加起來不到三個小時。回家后發(fā)一封電子信件致謝,對方接到并回信說不客氣,只是幾分鐘的事情。在交通和通信已經如此發(fā)達的年代,一本歷史教科書從開始討論到今天陳列在中、日、韓三國書店的書架上,卻用了整整三個年頭。即便如此,這樣的工作也是有價值的。盡管不同的日本人對于這本教科書有不同的反映,盡管這本教科書的編撰者們所追求的目標和現(xiàn)實仍然有著遙遠的距離,但作為一個了不起的開始,我想這本教科書許多年后還會被人們提起。

在歐洲,經歷了數(shù)百年戰(zhàn)爭的德國和法國能夠實現(xiàn)和解,能夠形成今天歐盟大統(tǒng)合的局面,那么在東亞也一定存在同樣的可能,問題只是如何推動歷史真正走向通往這一可能性的道路。套用當年美國人登月時的那句評語,這本由中、日、韓三國學者和教師編撰的歷史教科書,在三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中只是很小的一小步,但對于創(chuàng)造一個和平與友好的東亞新格局,我想確實是很大的一大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