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消費能力的差別與價格歧視策略(1)

在星巴克要買大杯咖啡 作者:(日)吉本佳生


肯出高價的顧客就高價賣給他,只買便宜貨的就便宜賣給他

作為消費者,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購物,有一些事情我們必須做到心中有數(shù)。其中之一就是許多企業(yè)在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時候所采用的“肯出高價買的顧客就高價賣給他,只買便宜貨的顧客就便宜賣給他”的策略。

企業(yè)所采取的這種策略,在經(jīng)濟學上被稱為價格歧視。雖然聽起來好像有種不公平的感覺在里面,但實際上這是經(jīng)濟生活中非常普遍的做法,也是商家在從事經(jīng)營活動時所采取的基本策略。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幾個典型事例加以分析。

比如有一家企業(yè)將同一種商品同時向富有的A先生和貧窮的B先生銷售,對于售價1萬日元以上也會購買的A先生就以1萬日元的價格賣給他,而對于只有當售價在3000日元以下時才會購買的B先生就以3000日元的價格賣給他,這種做法就是價格歧視。但是如果A先生和B先生同時購買,對于同一種商品給出不同的價格,那么看到自己付出高價的A先生肯定會不高興。因此,為了能夠針對不同類型的消費者給出不同的售價,企業(yè)在此方面可以說是做足了工夫。

發(fā)售電影等DVD光盤,不同時期價格不同的策略被稱為“時間差策略”,實際上就是通過時間推移而實行差別定價的策略。

上圖顯示的是熱門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DVD光盤的價格變化。這部電影于2001年12月在日本上映后引發(fā)了極大反響,半年后的2002年5月其DVD光盤開始發(fā)售,此時DVD光盤的售價是3129日元(含消費稅)。而且,包含有其他附加內(nèi)容的豪華版也同時發(fā)售,價格為1.29萬日元。

暢銷電影的DVD光盤,其價格經(jīng)常會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下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DVD光盤也是如此,在2003年11月時其價格下降到幾乎原來的一半——1575日元。而到了2006年4月的時候則只要980日元(但是不附送特制內(nèi)容)。

那么像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價的策略,究竟有什么樣的效果呢?

上圖是為了便于說明而假設的圖例,現(xiàn)實情況將會更加復雜?,F(xiàn)在假設住在某地的居民共20萬人,希望購買某張DVD光盤的大約有10萬人。將這10萬人購買這張DVD光盤時愿意支付的價格分為幾組,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從左向右排列。

最左邊的1萬人愿意為購買這張DVD光盤支付1.2萬日元。右邊的1萬人愿意支付4000日元,再右邊的2萬人愿意支付2500日元,再右邊的3萬人愿意支付1200日元,最后剩下的3萬人愿意支付500日元。

那么,站在DVD光盤生產(chǎn)廠商的立場上,應該如何定價呢?我們作為消費者要想在購物時作出最合理的判斷,需要事先掌握商家所采取的定價策略。而要想了解對方的定價策略,最好的辦法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進行思考。

對于剛才所說的那個問題,商家一定會進行如下思考。如果一開始就以1575日元的價格銷售,那么從左邊開始三組的消費者合計4萬人都會以1575日元的價格購買。1575日元×4萬人,得到6300萬日元的銷售額。

分別計算銷售額再進行比較有點麻煩,讓我們通過下圖來進行分析。上下兩個表格中的內(nèi)容都是根據(jù)上圖中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計算出來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