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約翰·列儂:在他生命(1)

約翰-列儂:在他生命中 作者:(英)約翰·布萊尼


列儂童年的照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自信、幸福,看上去與常人無異的年輕男孩。無論是他在和一只小狗玩耍,還是在一輛新自行車前擺出姿勢照相,或者在母親身邊歡笑,這些情景和任何家庭相冊里的照片沒什么不同。然而,列儂的確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自己知道,他的咪咪姨媽,還有他的老師們也都知道這一點。但是當時還沒有人能夠想到有一天他會那樣不同尋常。

就像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 r tne y)后來寫下的那樣,出生在利物浦的人生來就肩負著某種使命。如果說還有誰身上肩負著這種使命,那個人就是列儂。在他成為這個城市的驕傲以前,利物浦就已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記。就像世界上的其他城市一樣,利物浦被自卑感困擾著。長時間的南北分裂1,使利物浦在和倫敦的競爭中居于劣勢。盡管如此,利物浦仍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作為一個港口城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里居住、融合。艱苦的工作和永無休止的爭吵讓他們建立起一種獨特的幽默感,這種幽默感幫助他們從日常生活的殘酷真相中解脫出來。(利物浦盛產(chǎn)偉大的喜劇演員,其數(shù)量之多堪稱英國之冠)。當然,利物浦還有著豐富的音樂遺產(chǎn),沒有它們就不會有披頭士樂隊,后來所謂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也就不可能出現(xiàn),更不用說19世紀60年代的搖擺(swinging)風格了。列儂從利物浦得到了豐富的饋贈,同時也給了利物浦豐富的回饋,讓利物浦在寬容、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上聲譽更隆。

列儂由姨父姨母撫養(yǎng)長大,孩童時期的列儂過著典型的中產(chǎn)階級生活— — 這是他一直不斷反抗的。列儂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工人階級,這是列儂從來未曾忘卻并強烈認同的身份。盡管中產(chǎn)階級的童年生活十分舒適,儂卻始終站在被壓迫者一邊,無論他們在階級、膚色和宗教信仰上有何不同。他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自己作為一個毫無階級觀念的、真正的人民之子,一個天生的領(lǐng)袖和一個不屈不撓的斗爭者的全部意義。

盡管他相當聰明,他在學校里的表現(xiàn)卻并不出色。他發(fā)現(xiàn)上學實在無趣,于是開始不斷挑戰(zhàn)老師們的權(quán)威。他覺得自己比他們聰明得多,無法對那些愚蠢的行為欣然接受。列儂一直保留著某些特質(zhì),他對寫作、音樂和藝術(shù)的熱愛,遠遠大過于對學業(yè)本身的關(guān)注,很難想象這種熱愛是從英國戰(zhàn)后的教育體系中萌生出來的。列儂常常在臥室里一連呆上好幾個小時聽收音機,讓他的想象自由馳騁。他很喜歡收聽BBC的廣播節(jié)目,尤其是英國喜劇廣播節(jié)目《傻瓜秀》(The Goon Show)和它所創(chuàng)造的超現(xiàn)實世界。他認為現(xiàn)實世界是荒唐的,這個節(jié)目足以為證,而現(xiàn)實世界本身的內(nèi)在邏輯卻絕對的合情合理。

列儂獨特的世界觀和這個節(jié)目的主要編劇斯派克·米利根(Spike Mi l ligan)非常契合,而且列儂寫的歌、畫的畫就是他受到這個節(jié)目影響的明證。他一針見血的幽默感還有極富洞察力的智慧使他和披頭士們擁有他人永遠無法企及的優(yōu)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