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孩子心中理想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地撫養(yǎng)著孩子,努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長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所以在孩子的心中自己應(yīng)該是最理想的父母。但是,事實證明并非如此。
一位學者為此專門找來了一些學生做一項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出人意料。
學者問:“爸爸媽媽這么疼愛你們,你們快樂嗎?”
幾乎所有被調(diào)查的孩子都撇著嘴說:“不,我沒覺得誰很愛我?!?/p>
學者循循善誘地說:“這怎么可能呢?你看,媽媽工作那么忙,還要給你們洗衣、做飯,照顧你們,爸爸在外面辛辛苦苦掙錢養(yǎng)家,多不容易!他們是很愛你們的……”
“那算什么呀!”孩子們不以為然地說,“這是他們應(yīng)該做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的。”
學者又問:“那你們什么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們的呢?”
于是,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說了起來。
“我?guī)蛬寢屬I醋,她看我沒打碎瓶子,也沒把醋灑出來,就說:
‘閨女能幫媽媽干活了……’那時我就特別高興,感到媽媽是愛我的?!币粋€梳著辮子的小女孩說。
“我爸爸下班回來,我給他倒了一杯水,因為我們剛在幼兒園里學了一首歌,歌里說的是給媽媽倒水,可媽媽還沒有回來呢,于是我就先給爸爸倒了。結(jié)果爸爸只說了一句‘好孩子’就流淚了。那時我覺得爸爸是愛我的?!币粋€光頭小男孩說。
“我給奶奶耳朵上夾了一朵花,要是別人,她才不讓呢,肯定會馬上揪下來??晌也宓幕?,奶奶一直戴著,見著人就說:‘看,這是我孫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愛我的。”另一個小女孩說。
……在這里我們已經(jīng)看到要想成為孩子心中理想的父母,首先要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愛,其次還要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與需要,在孩子需要父母時,父母可以提供及時的愛與支持。依據(jù)上面故事中學者的調(diào)查研究,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一般應(yīng)具有以下特征:
夫妻感情融洽感情不和尤其是離異的父母很難成為孩子心中理想的父母,而理想的父母也不會隨便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說臟話和批評他人以及只會命令指揮而從不以身作則。夫妻感情融洽,是營造良好家庭環(huán)境的基礎(chǔ)。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和幸福感。??2. 對孩子和藹可親“棒下出孝子”等不當?shù)膫鹘y(tǒng)觀念對今天的家庭教育仍有影響,依然有不少家長認為只有對孩子從嚴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有禮貌、有教養(yǎng)的孩子。但打罵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輕則會增加孩子的抵觸情緒,重則可以讓孩子產(chǎn)生暴力傾向。
另外,還有不少家長缺乏耐性,對于孩子的吵鬧、錯誤等感到不可理喻,從而對孩子的態(tài)度過于簡單和粗暴。殊不知,孩子的認知能力與成人相比是很有限的,父母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而是應(yīng)該多一些耐心。和藹、和氣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可親的父母。
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一次小學語文課上,老師布置了一篇題目為“我心中的理想父母”的作文。有一個學生這樣寫道:“我心目中理想的父母應(yīng)該是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的父母。父母在單位努力工作,我們在學校也會努力學習;父母和鄰居友好相處,我們在學校也會團結(jié)同學;父母溫和體貼,我們也知道關(guān)心他人;父母遇事不急不躁,我們也能學會冷靜處事;父母說話幽默,我們也能學會開朗活潑。今后社會上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我們希望自己擁有優(yōu)異的成績、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
所以也希望父母能夠經(jīng)常帶我們跑步、打球、看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經(jīng)常帶我們參加公益活動,和我們一起看課外讀物。我們會爭取有更大的進步,給父母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傊?,父母能給我們帶個好頭,做個榜樣,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父母?!?/p>
經(jīng)常抽空陪孩子玩有些父母忙著賺錢,經(jīng)常疏忽孩子,認為只要孩子不出重大差錯即可。但這樣做是不太負責任的,因為陪孩子玩耍的意義絕不僅僅是玩耍本身。
首先,陪孩子玩??梢月?lián)絡(luò)感情,建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增進親子間的溝通,并在玩的過程中了解孩子的心事、想法、對父母的意見以及在學習中遇到的挫折與困難等。其次,它還可以發(fā)展親子間共同的興趣,陶冶孩子的情操,引導孩子發(fā)揮自主性,增強其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多講故事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會講故事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更受歡迎和愛戴的。并且,多給孩子講故事既可以增加孩子的見聞,啟發(fā)孩子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又可以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
不在他人面前說孩子的缺點孩子雖小,但也是有自尊心的。誠然,孩子難免會有不少缺點,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父母不應(yīng)以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為代價而在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和批評孩子,讓孩子在他人面前下不了臺。
不逼孩子吃飯每一位父母都會為孩子不好好吃飯感到頭疼,有的甚至逼迫孩子把飯吃完。但理想的父母不會這么做,他們會先了解孩子的生理狀況,然后依據(jù)孩子的生理狀況再合理安排飲食。
不剝奪孩子做事的機會理想的父母不會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就會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處理,除非孩子需要父母幫忙,否則他們不會代勞,以免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與自我實現(xiàn)的成就感。
不經(jīng)常出去應(yīng)酬應(yīng)酬會減少父母陪孩子的時間,所以父母在晚上或節(jié)假日,應(yīng)盡量減少應(yīng)酬,遵守與孩子約定干某事的時間。如有失約,也應(yīng)給孩子一個合理的解釋與說明。另外,父母不要把公事帶回家,在晚飯時間談?wù)摴率且患懿幻髦堑氖虑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