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晶的媽媽是很注重實際生活享受的人,她有自己的樂趣,喜歡每天晚上出去跳舞、和朋友們打麻將等。小晶只好沉迷于網(wǎng)絡(luò)游戲來解悶。
有的媽媽認為,事業(yè)是大事、是公事;教育孩子是私事、小事。誠然,媽媽的事業(yè)是大事,不能不顧,但教育孩子卻同樣不可輕視;媽媽的享樂也不能全沒有,但只顧自己享樂,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對家庭的欠缺,更是對社會的欠缺。
孩子不是媽媽的私有財產(chǎn),育人大計切不可忽視?!笆陿淠?,百年樹人”,如果我們能夠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我們的媽媽都能把教育子女當(dāng)成大事,抓緊抓好,則會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美滿。
報紙上曾報道過這么一件事:有個小學(xué)生放學(xué)回家時,攙扶一位老人過馬路,不料老人被一騎車醉漢撞傷,孩子又護送她到醫(yī)院,掏自己的零用錢給老人看了傷。孩子因回家遲了,受到媽媽的“審問”。從實“招”來后,想不到孩子的義舉換來的不是肯定和贊揚,而是媽媽的“太傻”、“多管閑事”的責(zé)罵……孩子想不通,便把這事寫成作文。老師看后拍案而起,認為如此“家教”褻瀆了孩子無瑕的心靈,有悖做人的道德,于是登門為孩子“討公道”。不料媽媽竟也“理直氣壯”地回敬老師:“孩子在學(xué)校歸你管,回家歸我們管,我們怎么教育是我們家的內(nèi)政,你管不著!”
這位媽媽的做法誠然不對,但類似的心態(tài)或認為如今的孩子還是“少管閑事好”的人,恐怕不會太少。這就向媽媽們提出了一個十分現(xiàn)實的問題:
教育孩子是自家的“私事”嗎?自己的孩子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以后總要走上社會。如何讓孩子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跟媽媽的教育密切相關(guān)。目前,家庭教育是個“盲區(qū)”,這與家庭教育所處的特殊地位及其重要作用很不相稱。許多媽媽根本就不了解家庭教育的真正內(nèi)涵以及媽媽肩負的重任。如此一來,把孩子作為“私有財產(chǎn)”,將家庭教育視為“內(nèi)政”,認為自己的孩子自己想怎么調(diào)教就怎么調(diào)教也就不足為奇了。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有著學(xué)校和社會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梢院敛豢鋸埖卣f,家庭教育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國家的未來,絕對不是家庭的“內(nèi)政”或家長的“私事”,小視不得。A誤區(qū)五 不能跟孩子做朋友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雖然他們有伙伴、朋友,但有一些問題他們自己卻不知道如何解決。如果這個時候媽媽再不去做孩子的朋友,孩子基本上就很難有知心朋友了,其積累的心理問題可能也會越來越多。
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煩惱,這些成長的煩惱必須發(fā)泄。發(fā)泄不出來,就會越積越多,甚至引發(fā)心理疾病。
如今的媽媽應(yīng)該注重孩子朋友少的問題,所以應(yīng)該當(dāng)孩子最好的朋友,成為孩子心靈的導(dǎo)師?,F(xiàn)在的媽媽,往往容易忽視這一點,反而將給孩子提供生活必需品視為關(guān)心他們。而媽媽稱職與否的關(guān)鍵在于是否能夠給孩子提供真正需要的東西——理解。孩子有了朋友就會更加陽光,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就會更有依托,從而走得更遠、更高。
趙麗視兒子為掌上明珠。兒子都12 歲了,趙麗還是不肯放手讓其獨行,甚至離家?guī)撞街b的地方都不讓他獨去,怕兒子過馬路被車碰著、遇到突發(fā)事件不會處理等。兒子有幾次掙脫趙麗的手,想獨立地辦自己的事,都被她硬拽回來了,孩子眼中含滿了淚水。之所以這樣,是趙麗對孩子處理這些事情的能力缺乏信任,確切地說,是對孩子本身缺少一種信任。
有一次,兒子想自己上書店看書,趙麗沒有答應(yīng),兒子非常正式地跟她說:“媽媽,給我一次機會,信任我吧,我肯定沒有問題?!泵鎸⒆拥钠蚯?,趙麗決定給孩子以信任。
兩個小時后,兒子高高興興地從書店出來了,一種自豪的表情掛在臉上。從這以后,孩子能自己處理的問題,趙麗就放手讓他去做,有時還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他辦,孩子完成得都還不錯。孩子也感覺到了媽媽對他的信任,變得懂事多了,還告訴她很多知心話,把她當(dāng)成自己的一個好朋友。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其實,孩子從懂事開始,便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們跟成人一樣,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信任??墒牵芏鄫寢屚雎粤诉@一點,從而造成孩子諸多不聽話行為的產(chǎn)生。
一位家庭教育專家曾指出,讓孩子聽話的奧秘在于堅信孩子“行”。每個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樣,就是渴望受到賞識和肯定。媽媽要自始至終給孩子前進的信心和力量,哪怕是一次不經(jīng)意的表揚,一個小小的鼓勵,都會讓孩子激動好長時間,甚至?xí)淖兒⒆拥恼麄€精神面貌。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朋友,能夠激發(fā)孩子上進的動力,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他們會在媽媽充滿信任的目光中,變得聽話起來,變得自信起來,從而能以更加陽光的姿態(tài)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