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根溯源:孩子為什么不聽話(5)

孩子不聽話,父母怎么辦 作者:徐桂容


 父母教育不一致,讓孩子無所適從

曉輝上小學三年級,爸爸是中學教師,媽媽是沒有多少文化的家庭主婦。一般情況下,爸爸管學習,媽媽管生活。一個星期四下午,學校放假,曉輝吃完午飯后,就找同學一起出去玩,很開心地玩了整整一下午。曉輝回到家后,急忙做作業(yè),卻遭到媽媽的訓斥:“你怎么能玩一下午呢?利用放假時間,多學一點知識多好啊!”這時,正在看書的爸爸卻說:“曉輝,跟同學一起玩沒什么不好的,玩也是學習?!薄暗媸峭妫膊荒苷`了作業(yè)??!”媽媽反駁道。媽媽說的一樣,爸爸說的又是一樣。曉輝應該聽媽媽的,還是聽爸爸的,真是左右為難。

一天,上初二的東東一放學回家就開始寫作業(yè),一直寫到吃晚飯。

吃飯的時候,媽媽對目不轉(zhuǎn)睛看電視的東東說:“快點吃,吃完趕緊寫作業(yè)?!币慌缘陌职终f:“著什么急,讓孩子看完新聞聯(lián)播也不遲?!薄白鳂I(yè)那么多,不看電視都寫不完,你想讓他明天挨老師罵?”“寫不完就寫不完吧,孩子總應該知道些國家大事吧?!卑职终裾裼性~?!罢f得好聽,寫不完作業(yè)老師叫家長去學校,你去?!”“我去就我去。實在不行寫個假條,就說孩子不舒服?!薄粗职謰寢尃幊称饋?,東東不情愿地吃完碗里的飯,回到了自己屋里。

類似曉輝和東東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發(fā)生,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考試求學,由于父母教育的不一致性,導致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聽誰的,從而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破壞了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權(quán)威性。

家庭教育中,父母都有教育子女的責任,不應單方獨自負責。家長要根據(jù)家庭的實際狀況、自己的特長,對孩子的教育做適當?shù)姆止ぃ龅胶椭C互補,達到家庭教育最優(yōu)化。但是家庭成員之間常常因教育觀念、管教方式上的不同,對孩子要求也不同。教育要求不一致,主要表現(xiàn)為一個要嚴管,一個要放寬;有的還故意在孩子面前扮演黑臉、白臉;有打的、有拉的、有哄的、有嚇的,這樣教育孩子很容易造成教育的真空:在一方被管教,就到另一方去訴苦;在一方受了罰,就到另一方去討愛。教育要求不一致,還會讓孩子誤以為家庭中有人愛他、保護他,有人不愛他、懲罰他。孩子就會對家長產(chǎn)生不同的態(tài)度與看法。所以,父母教育孩子要保持一致。

(1)家庭所有成員堅持一致性原則。

第一,家庭所有成員教育孩子應該前后、內(nèi)外一致。切忌在心情好的時候,即使孩子做了錯事也不進行教育,心情不好時就責備、訓斥孩子。第二,家庭所有成員教育孩子必須保持一致性。如果對一種行為表現(xiàn),媽媽說錯,爸爸說對;今天說錯,明天說對。這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2)家長側(cè)重分工,體現(xiàn)合作。

家庭教育,理所當然由家長負責。教育孩子主要涉及學習、生活、勞動、體育和文娛活動等方面。家長要根據(jù)自己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優(yōu)點與不足,做好分工。在教育孩子時,盡量揚長避短,做到優(yōu)勢互補,要讓孩子感覺到家長都在教育他、關(guān)心他。

分工的同時,還要體現(xiàn)合作。比如,一對夫妻對偏科的孩子是這樣教育的:首先設(shè)計好談話內(nèi)容,選取早晨還沒起床時,確信孩子已經(jīng)醒了,能注意聽他們的談話。爸爸好像無意間與媽媽談起了孩子的學習問題,認真地分析了孩子的學習情況,分析孩子進步的地方,心里充滿驕傲和自豪,給予愛的暗示。媽媽突然說:“孩子語文和數(shù)學都很好,要是能把英語也趕上來就完美了,咱們孩子有這個實力?!苯酉聛?,他們就如何幫孩子提高英語成績說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孩子聽到后,很受鼓舞,發(fā)奮學習,一學期后,孩子的英語成績果真趕上來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