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節(jié):白云深處有人家(2)

一寸河山一寸血2:華北風云 作者:關(guān)河五十州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此,知我者,二三子。

——《亦云回憶》

然而這一對神仙人物卻終究沒能和小說中所描繪的那樣:“他們隱退江湖,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艱難的選擇

打破平靜的是九一八,從這之后,黃郛開始重新關(guān)心時事,并為山河的破碎而深深憂慮。

這時蔣介石的征召書來了,要請他出山,可是黃郛不為所動。

老蔣親自發(fā)去一封電報,言稱:為了我們之間三十年的友誼,你不應該推卻。

黃郛復電:欲保三十年友誼而不敗,我們就不應該再共事!

濟南那件事給黃郛的刺激實在太深了?,F(xiàn)在請他,給人感覺,就好像老蔣是不小心口袋漏了一個洞,把棋子給丟掉了,現(xiàn)在日本人出來制造麻煩,終于又想起了他這顆棋子。

可我不是棋子,我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請不要隨隨便便把我丟掉,也不要隨隨便便把我再次放上棋盤。

不僅蔣介石想到了黃郛,汪精衛(wèi)也想到了,但是兩人誰都請不動這棵大樹。

黃郛如此熱門,并不是因為他與日本人額外有一腿,而是蔣介石、汪精衛(wèi)都知道,黃郛有二十年從政經(jīng)驗,對日本國情又有相當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這一點在當時無人能及,并且他還不是國民黨員,個人身份相對自由。

概言之,在那個特定時期,他是“政府可以相信,敵人可以接受,惶惶不定者與之相安”的不二人選。

見黃郛這么難搞,老蔣也很無奈,只好用上了放長線釣大魚的辦法。

他不停地給黃郛發(fā)電報,除嘮嘮叨叨重敘友情外,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內(nèi)容抄錄自駐日公使的往返電文,為當時政府一等一的頂級機密。

老蔣這么做,其實就是一種親近信任的表示,他希望借此拉近雙方的距離,同時也使黃郛慢慢適應和進入角色。

這一辦法果然有效,一方面是黃郛本身就有一種擔天下興亡的政治責任感,另一方面是他確實看到了此時的蔣介石有多難。

第一次灤東戰(zhàn)役之后,老蔣在給黃郛的私人電報中幾乎用上了哭腔:舉世處境最艱苦的,就數(shù)你弟弟我了。

黃郛的心軟了。

終于,他答應老蔣,時隔多年之后,雙方再見一次面。

沈亦云知道后極力反對,這位極其聰明的女子已經(jīng)察覺到了丈夫的變化,而且認定他們平靜的山居生活將就此結(jié)束。

這是你的那位義弟在“請君入甕”,你知不知道?

濟南案的遭遇還沒有受夠嗎,日本人的事非常麻煩,不要再去過問了,你只會因此白白受苦。

可是黃郛還是去了。夫婦二人從來夫唱婦隨,到哪里都結(jié)伴同行,唯有這一次,沈亦云并未隨行。

她的預感是對的。蔣介石、黃郛見面之后,黃郛果然再難脫身。

“黃先生”又成了“兄”,“蔣先生”又成了“弟”,蔣介石承認自己以前有虧欠兄長的地方,并重新把鑄劍上的那句話搬了出來:“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