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專職情報特務中,不僅有老牌特務蔡勁軍、胡靖安等人,還有不少成了之后蔣介石統(tǒng)治下的特務機構的骨干力量。例如中央組織部的副部長陳果夫和調(diào)查科的科長陳立夫,這對兄弟的叔叔陳其美是蔣介石的恩師和密友,因此兩人也深受蔣介石信任。另外還有一個人叫做鄭介民,是黃埔二期的學生。他是廣東人,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留過學。這次一并被蔣介石任命為侍從副官。蔣介石主要是利用他在兩廣的關系,搜集桂系和粵派部隊的情報。在以后的工作中,他成為了戴笠的得力副手。
但是此時的戴笠卻并沒有感到風光無限。情報人員雖然多,卻是各自都有任務在肩。不能結伴行動。戴笠成了一個光桿司令,倒也沒有太過泄氣。他還是在勤勤懇懇地搜集信息,為蔣介石效犬馬之力。這時的他已經(jīng)明白,自己的前途是和蔣介石的政治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
蔣介石對戴笠的情報才華十分滿意,漸漸授予他一些重要的任務。從20年代末起,戴笠受命從徐州出發(fā),先后到鄭州、漢口、太原等地,調(diào)查了解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等各集團軍的動態(tài),然后回到南京向蔣報告,為蔣介石送去了大量有用的情報。
戴笠原本已經(jīng)做好了多方面打入敵人內(nèi)部的準備。他從未到過華中、華北地區(qū),對這里地形人情不熟悉,很怕一不小心犯了什么禁忌,命運殊難預料。誰知道奉系軍閥及北洋軍閥殘余的各級將領大多都是老粗,既沒有文化,也沒有政治頭腦,當初都是靠著兩把菜刀和一顆殺人不過頭點地的雄心出來鬧革命的,很容易就在戴笠的謊話下對他產(chǎn)生了信任。他們一個個輕信謠言,戴笠在其中挑撥離間、借刀殺人,輕易就讓不少軍官之間產(chǎn)生了誤會甚至決裂,動搖了奉系的統(tǒng)治基礎。同時,因為那些大老粗也都貪圖小便宜,好講江湖義氣,戴笠靠著送禮送錢、結拜巴結等辦法,成功地策反了部分軍官,在奉系內(nèi)部埋下了一顆顆定時炸彈。
就是利用了老軍閥這些弱點,戴跑遍華北各省,如入無人之境,搜集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對二次北伐的勝利起了一定的幫助。由此蔣介石對戴笠的才干更是看重,甚至親筆提寫了“艱苦卓絕”4個字鼓勵戴笠。而深諳人情事故的戴笠并沒有居功自傲,他還是時常把蔣介石的墨寶拿出來展示,以顯示蔣介石對他的重視和嘉許。
其實戴笠何嘗不知道這是蔣介石的“獎賞計”?只是他順水推舟地接受了蔣的示好,并且學會了蔣對下屬的這種籠絡的辦法,同時對蔣表現(xiàn)出自己不二的忠心。這種精通人情世故的表現(xiàn)都讓他逐漸成為蔣介石身邊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離間唐生智的軍隊,策反周偉龍的任務也落到了戴笠身上。
1929年冬,河南信陽天寒地凍,烈風呼嘯。整座城市士兵林立,戒備森嚴。冰冷的氣候仿佛把城市里的氣氛都凍僵了,沒有人敢大聲說笑,沒有任何歡樂的氣息。有的只是城門口嚴密檢查進城者的警衛(wèi)和路上匆匆趕路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