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美,看不見的競爭力(3)

美,看不見的競爭力 作者:蔣勛


我想大概是對小鎮(zhèn)自己的文化特質(zhì)忽然沒有了信心,被沖散掉,要做一個虛夸的東西,而小鎮(zhèn)原有穩(wěn)定厚實的力量就開始消失了。那時候還保有的幾個美好的鄉(xiāng)鎮(zhèn),其實后來在轉(zhuǎn)型過程中都有了很大的尷尬,除非那個社區(qū)有很強的自覺性,慢慢把社區(qū)原有的自我特征保持下來。

那個年代很多朋友都開玩笑說,到鹿港去叫一個小發(fā)財車,你就可以運走很好很好的雕花床,還有古舊的椅子。人們丟出這些東西,然后去買那些塞了稻草的沙發(fā)回來更換。因為他認識不到原來的家具木料有多好,雕工有多好。我想這是價值觀的問題,是選擇的問題,在這樣一個選擇迷亂的過程里,美就完全失去了。我想當提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關心的是否只是美的表層?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美或不美跟競爭力有關系嗎?這兩種東西拉在一起要怎么談?

一九八四年東海大學成立美術系的時候,要我去做系主任。我就跟校長開玩笑說,是不是所有的系都設完了,想不到要設什么系了,所以就設一個美術系?一直到今天,一個成長的年輕人,如果要在社會上有競爭力的話,通常是不太會去學習美術的,也不太會去學習藝術。大家觀念里總覺得美其實不是一個競爭力要素。學醫(yī)、學法律都行。學法律現(xiàn)在競爭力很好,社會高層幾乎都是學法律出身的。人總是要有一些較強的競爭力。我想社會上當然有它對于所謂競爭力的理解。

我沒有想到當時跟校長開了這個玩笑以后,他就摸摸鼻子說,你其實不知道,我沒有要設美術系,我是要設大眾傳播系,因為競爭力比較好,媒體上出路很好??墒且驗閯e人跟他講如果要報兩個系到教育部,一定會被刪一個系,所以他就報了一個美術系,報了一個大眾傳播系。沒有想到那個時候臺北以南的大學沒有美術系,教育部的人就把大眾傳播系給刪掉了。所以我大概四月份收到一個通知,要我趕快籌劃系務等事,現(xiàn)在想起來也覺得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常常和朋友講這個故事的意思是,我很長一段時間學習美術、愛好美術,從事美的工作,其實心里面很虛。在這樣一個社會里,每個行業(yè)都有它一定的競爭力,在那么強烈的社會競爭里,你究竟要怎樣才能使美成為一種競爭力?尤其你在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每年三十位專業(yè)的學生進到學校,你該怎么告訴他,美將來是在社會上有競爭力的?其實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你要告訴他說,別人要攢很久很久的錢,貸款買一所房子,然后發(fā)現(xiàn)墻壁空空蕩蕩,到時候會想到買你的畫。最后繞了好幾圈,他還要會相信那張畫是他的畫,實在是大費周章??赡芪覀兌枷胝f所謂的美就是競爭力,就是墻上的那張畫。如果是音樂呢?如果是戲劇呢?如果是舞蹈呢?我想那個競爭力你更不敢去談了。

我們看到在人類文明的進程當中,美從來沒有缺席過,在先進國家的發(fā)展過程當中,美也從來沒有缺席過。這又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美究竟在扮演什么角色?《天下》雜志給美下了一個有趣的定義,說:“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薄翱床灰姟边@幾個字非常有趣。如果是墻上的一張畫,它其實是看得見的;如果是音樂會里的音樂,它其實是可以聽到的,是可以感覺到的。我想這個“看不見”也許是觸碰到我自己了。

現(xiàn)在談美,其實不一定是要跟藝術結(jié)合在一起,而常常是跟另外一種東西結(jié)合在一起,就是創(chuàng)造。美是跟創(chuàng)造有關的。我想大家可能看到前兩年在臺灣辦的一個蠻重要的關于達·芬奇的教育展覽,現(xiàn)在在全世界巡回展出。我的一些美術界朋友去看了以后,其實很失望,因為他們說沒有《蒙娜麗莎》。我說《蒙娜麗莎》不大可能到臺灣來展出。他們又說,比較離譜的是沒有《最后的晚餐》,我只好解釋說《最后的晚餐》是一張壁畫,不太可能搬來。

那個展覽我自己當時很關心,是因為展覽有達·芬奇留下的六千件手稿。他隨身有一個窄長的筆記本—— 可能在現(xiàn)場大家看到了,很小的筆記本,用來隨時記錄。他去世之后,這批東西保存得很好,后來有部分被英國女王收藏在溫莎城堡,有部分被收藏在巴黎的國家圖書館。最近幾年有的流失到民間,很多被比爾·蓋茨買去了。他一直認為這批手稿將是二十一世紀非常重要的東西。大家現(xiàn)在討論達·芬奇的七種才能什么的,都是從這些東西出發(fā)的。

那個展覽就是把手稿里所記的達·芬奇當年做的很多實驗,由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并制作出來。人們發(fā)現(xiàn)他當時設計的比如橫跨伊斯坦布爾黃金角的二百四十公尺的橋梁,力學上是完全合理的,所以用模型把它做出來。還有他的飛行理論,因為達·芬奇對于鳥的飛行一直非常感興趣,他曾經(jīng)解剖過很多鳥,研究它們飛行時翅膀的伸縮,他也嘗試把鳥的翅膀用不同材料復制出來。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研究的角度錯誤,因為鳥的飛行不止是翅膀的問題、伸張的問題,還跟空氣的壓力有關,所以他開始研究空氣壓力。這些草稿里記錄了無數(shù)或成功或失敗的研究,但是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近五百年來幾乎所有科學發(fā)展的基礎。所以這個展覽在世界各地巡回的時候,其實是希望告訴我們,達·芬奇不僅是一個畫家,至少不止是一個畫家,還是一個創(chuàng)造者,他所關心的東西原本都是跟創(chuàng)造有關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