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于1906年冬天回國后,沒有想到的是,正有好的機會在等待著他。1907年春,他得到清廷陸軍部在保定創(chuàng)立通國陸軍速成學堂并向全國各省招考生員的消息,浙江省的考場設(shè)在省城杭州,便決定報考。保定通國陸軍速成學堂,是中國創(chuàng)辦最早的全國陸軍軍官學校,在其基礎(chǔ)上發(fā)展為中國近代軍界赫赫有名的保定軍校。這所學校,與地方各省所辦的武備學堂的養(yǎng)成教育不同,它將各省優(yōu)秀人才選拔、集中到中央實行干部教育,學生畢業(yè)后可派任到陸軍部任職或分發(fā)到地方新軍中任職。清政府對這所學校寄予厚望,因而每年撥付經(jīng)費十多萬元,其許多軍官直接從歐、美、日等海外軍事強國聘任,并建立了向各國派遣留學生的制度?!?2〕這所軍校具有這樣的重要地位并享有這樣的優(yōu)越條件,自然對全國投考軍校的考生有極強的吸引力,其競爭也就必然十分激烈。當時,清廷陸軍部規(guī)定每省考選40人,但浙江省的40個名額已被省辦軍事學校的保送生占去26個,全省自由報考的1000余考生角逐剩余的這14個名額。蔣介石有備而來,他有多年的經(jīng)史功底,又受到新式教育的訓練,既對中國傳統(tǒng)兵法有初步的研習,又對日本等國的現(xiàn)代化軍事有粗淺的了解,還有一次短暫的出國大開眼界的經(jīng)歷,因而,他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勝出,成功考取。這樣,他終于如愿得償,1907年夏進入保定通國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炮兵。對于蔣介石來說,這只是他計劃中的一個步驟,他下一步的目的是“希望保送到日本去學習陸軍”?!?3〕
對于渴望到日本學習軍事的蔣介石來說,他大概也不會料想到自己在軍校的課堂上,會和日籍軍醫(yī)教官發(fā)生一次嚴重的沖突。事情是這樣發(fā)生的:一天,在衛(wèi)生學的課堂上,日籍軍醫(yī)教官在講到微生物時,一邊指著他擺放在講桌上的一塊泥土,一邊說:“這塊泥土,大約有一立方英寸(約十六立方公分),這里面有四億個微生蟲?!彼M一步解釋說:“這可以拿中國來比喻,中國人有四億人口,就像這四億個微生蟲寄生在這塊泥土中一樣?!?/p>
把中國四億人比喻為四億條微生蟲,這顯然是日籍教官在課堂上面對中國學生公然對所有中國人的污蔑。日籍教官蔑視中國人的這種態(tài)度,必然引起中國學生的不滿和憤怒。不過,大多數(shù)同學礙于外籍教官的權(quán)威和軍校的紀律,敢怒而未敢言,忍住而已;但蔣介石卻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沖到講臺上,把那塊泥土分成八塊,拿出其中一塊對日籍教官說:“日本的人口有五千萬,在這個八分之一立方英寸的泥土中寄生的微生蟲,也可以說就是日本人嗎?”〔24〕一貫傲慢的日籍教官沒有想到自己會遭到學生無情的反擊,理屈詞窮,無法為自己辯解,只好轉(zhuǎn)移目標,污蔑蔣介石是革命黨,并要求校方予蔣以嚴懲。按照校規(guī),學生反抗教官,有被開除或軟禁的危險。學??傓k趙理泰了解真相后,知道錯在日籍教官污辱中國的民族感情,并沒有給蔣以嚴厲處分,只是申斥了事。蔣介石此舉,贏得了趙理泰的同情與同學們的贊譽。
一個好的機會再次來臨。這年冬天,清政府陸軍部決定在這所陸軍速成學堂的學生中選派留日陸軍學生。令蔣介石感到遺憾的是,選派學生應(yīng)考的資格以本學堂日文班學日語者為限,蔣介石不是該班學生,按理不能參加考試。但這個機會對蔣介石來說吸引力有多么強大,是他所無法控制的,便嘗試著努力爭取,直接給學??傓k趙理泰寫了一份因去年在日本有學過日語經(jīng)歷而請?zhí)卦S給予考試資格的報告。報告呈上后,直到考試的頭一天晚上睡覺前,還沒有得到批準的答復(fù)。不料,這天深夜,有一個自稱是“趙總辦派來的人”,通知他特準參加留日考試。在蔣看來,這就像做夢一樣,出現(xiàn)了奇跡。顯然,蔣介石那次在課堂上對日籍教官污辱中國民族感情的反擊所表現(xiàn)的膽識,博得了學堂總辦趙理泰的好感,他是有意成全這個在他看來有著強烈民族氣節(jié)的年輕人。在第二天的考試中,蔣介石沒有空費自己的努力,果然通過留日資格考試。這樣,蔣介石終于獲得了赴日留學軍事的機會,而且,還是公派出國。這個機會,對于幾經(jīng)曲折而又夢寐以求的蔣介石來說,真是太珍貴了。可以想象,這個來自南方偏遠山村的青年人此時心中的激動、自信和對未來向往的精神狀態(tài)。通過考試的學生,一批能夠暢通日語的學生由保定起程前往日本;蔣介石與他的同學、他發(fā)達后一直追隨其左右的張群等雖能閱讀日文卻口語說得不好的另外這批,則先到陸軍部,然后于1908年春由東北的大連乘船前往日本的神戶,然后乘火車到達東京。至此,蔣介石完成了從中國浙東的一個偏遠山村到東洋日本留學軍事的一次飛躍,他或成或敗、或榮或辱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由這里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