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可怕的順德人”第三次亮相:1月25日,“可怕的順德人”全面揭開謎底,在《羊城晚報》的一整版套紅廣告中,語出驚人:中國古諺云:富不過三代。今天向成功人士進言:要使事業(yè)有續(xù),最明智的投資莫過于投資子女。兒女需要什么?孩子呼喚什么?做父母的最明白。廣告和盤托出了“21世紀經(jīng)濟大潮中的黃埔軍校”——碧桂園學校的辦學方針與招生條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一浪拋一浪,“可怕的順德人”懸念系列制造了一個轟動一時的社會追蹤熱點。據(jù)統(tǒng)計,在廣告刊出的一個月中,“碧桂園”就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應聘教師的來信八千多封。廣告界專業(yè)人士則紛紛打聽“可怕”系列出自何方神圣。王志綱成功地為碧桂園學校設計了第一個“番號”——一個奇特的“商標”?!翱膳??!”有這樣做廣告的嗎?當王志綱寫下“可怕的順德人”總題之時,在座的人們爭論起來了。“可怕,代表一種能量,產生一種震撼?!蓖踔揪V解釋說,“要用順德人的昨天來說明今天、展望明天。20世紀80年代廣貨北伐,順德人無往不勝;90年代,順德人辦學,也一定是出類拔萃的。在這里,‘可怕’是一種無形資產,是一種歷史信用。”
他把這個意念稱之為“借月生輝”——借助于順德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經(jīng)濟上公認的成就,利用其無形資產為我所用,“借”出效應,“借”出效益??梢哉f,王志綱是預支了順德人的“信用卡”,為在一片空地上但充滿希望的碧桂園學校擔了保!一天,碧桂園老板與王志綱聊天,當說到報上有條佛山地區(qū)一些廠長、經(jīng)理的子女被人綁架的新聞時,碧桂園老板感嘆地說:“一個人身邊有萬貫家財,但是唯一的兒子被人綁架了。
如果你要他二者取其一,他會要哪個?當然是兒子了。有錢人的子女,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了不肖子孫,那不是等于被人綁架了嗎?”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王志綱立即在墻上的黑板上畫了一張草圖:一架天平,左邊是別墅、轎車、美金,右邊是一個小學生。他寫道:“財富的積累或兒女的成才?兩相權衡,誰重誰輕?錢財身外物,兒女千秋業(yè)。”他說,這就是“可怕的順德人”之王,懸念定為人的投資選擇。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子女成才最重要。于是,2月8日,“可怕的順德人”向成千上萬的父母拜年,擺了一架意味深長的社會天平——“為什么不去碧桂園學校?”這年6月,私立學校的招生進入白熱化階段,為了打擂臺爭取生源,各校均不惜工本在傳媒上大斗其法。碧桂園必須同時在電視、電臺、報紙上全力出擊,但又要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主題,具有獨特的訴求風格。王志綱和他的策劃人員精心地設計了一個“為什么”系列,在戰(zhàn)云密布的社會大背景上,打上了一個個令人警醒的問號。電視屏幕上,一位成功人士志得意滿地回到家中,不料開門之后,所見的是家中亂七八糟,太太正追打著自己的愛子。何故?一張張不及格的試卷,令“大款”也漲大了頭腦。
一家人愁眉苦臉之時,突然畫外音插入一個小孩清脆的聲音:“為什么不去碧桂園學校?”“為什么不去碧桂園學校?”這孩子氣的提醒,在電臺的廣播中也一再地出現(xiàn),一再被強調。招生擂臺上“碧桂園”最為轟動,一些人甚至退掉了已訂好的其他學校的學位,寧肯不要預付款,也要把子女送來“碧桂園”。王志綱策劃的一個個“奇襲”行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幾個月后,草創(chuàng)而成的碧桂園學校人頭涌動、車水馬龍。從公路邊蜿蜒而入兩公里內,陳列著“奔馳”、“寶馬”、“豐田”、“凌志”、“皇冠”、“標致”……數(shù)來竟有上千輛之多,簡直成了“世界名車大匯展”。學校原擔心招生難以達到1000人,結果因宣傳策劃轟動一時,報名者竟突破1300人,教育儲備金也由最初的一個學位18萬元漲到23萬元直至30萬元。“碧桂園”一躍成為廣東高價學校的“龍頭大哥”。珠江三角洲的富翁、大款們紛紛送子女就讀,于是在開學的那一天,形成了“世界名車大匯展”的奇景。據(jù)說,“可怕”系列在各種媒體上的廣告費支出,總共還不到100萬元,卻不僅推出了碧桂園學校,而且打響了碧桂園物業(yè)這個“死火”的項目。對此,王志綱評論說:“人才無價,知識無價。有時,丟進1000萬也不行;有時,幾十萬元就可以搞它個天翻地覆,這就要看策劃的功力?!毙侣勍茝V的技巧碧桂園的初步成功,廣告奇襲掌握了“制空權”,新聞推廣的“地面部隊”也功不可沒。王志綱作為策劃人,他自己又曾是新華社的名記者,對新聞輿論在策劃中的作用十分重視,對“炒作”新聞熱點更是揮灑自如,出神入化。碧桂園學校的辦學過程,策劃加入了許多傳奇因素和戲劇性的色彩,波瀾迭起,曲折有致。策劃人要善于抓住不同時期的傳奇因素,在新聞“熱點”上聚焦放大,吸引新聞界的注意力,“炒”出一臺又一臺有聲有色的活劇來。那年,正是鄧小平同志為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10周年,香港無線電視臺捕捉新聞機會,專門派員北上拍攝了景山學校高質量辦學的系列專題片。
正在籌辦的碧桂園學校物色到的校長人選——廣東省高教出版社副總編輯廖秉權,恰好與北京景山學校校長崔孟明是北師大的同班學友,廖校長又是正宗的廣東人。于是,一個大膽的構想產生了:請北京景山學校和順德北滘鎮(zhèn)合辦在北京以外的全國第一所分?!坦饒@學校。這是一張千金難買的“實力王牌”,王志綱將一批新聞界同行首次請到碧桂園的那一天,就集中精力“炒作”這張王牌。他先請記者們觀看香港無線電視臺的節(jié)目錄像。熒屏上,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能說上千個漢字,三四年級的小學生能用英語會話,令人嘖嘖稱奇。鏡頭慢慢移動捕捉到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澳銧敔斒钦l?”“鄧小平?!薄盃敔斣诩易鲂┦裁矗俊薄翱磮蠹?、看電視?!贝藭r,畫面定格。王志綱提示:“這是鄧小平的孫子。鄧家的孩子,包括鄧樸方、鄧榕、鄧楠,都曾經(jīng)在景山學校讀書?!彼痔嵝延浾邆冏⒁忄囆∑皆?0年前為景山學校的著名題詞。他強調,碧桂園學校將作為中國教育的“王牌”——景山學校的廣東分校,“加入北京景山學校國際教育產業(yè)集團”,目標是“走向世界,培養(yǎng)跨世紀的人才”。這一天是碧桂園學校正式奠基的日子。那時,新聞機構對“高價學校”的報道受到嚴格限制,而且已出現(xiàn)由客觀報道轉向批評的傾向。人們對“炒作”此類新聞已不抱什么期望。然而,加入了北京景山學校這張王牌,形勢就起了戲劇性的變化。角度不同了,主題也不同了?!澳蠂纹鹋d教之風”,“南北攜手,共創(chuàng)新?!?,“北京景山學校南下辦分?!?,“與北京景山學校合作、與國際教育接軌”,“構筑跨世紀的文化‘金字塔’”——《文匯報》、《羊城晚報》、《經(jīng)濟參考報》、《亞太經(jīng)濟時報》、廣東電視臺、廣東新聞臺紛紛以“搶新聞”的姿態(tài)同時對碧桂園學校進行突出報道,與“可怕的順德人”廣告相互呼應,刮起了一股“碧桂園旋風”。請看上?!段膮R報》的報道:
南國刮起興教之風——“可怕的順德人”揮就大手筆本報廣州專訊近日來,“可怕的順德人”成為廣東城鄉(xiāng)一個熱門話題,《羊城晚報》1月3日、9日、13日連續(xù)刊登“可怕的順德人”之一、二、三的“懸念廣告”,宣布廣東順德人將以驚人的膽識,在珠江三角洲的黃金點上“全力構筑文化‘金字塔’”——一個“跨世紀、超國界的文化工程”。曾經(jīng)以“經(jīng)濟小虎”令人生畏的廣東順德,而今又投巨資、潑巨墨,在教育改革上寫下令人驚嘆的大手筆。順德北滘這座匯集了眾多“企業(yè)巨人”的中華名鎮(zhèn),決定斥資1億元,在風景秀麗的碧桂園劃地380畝,建設一所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預科的“一條龍”現(xiàn)代化學校,“為21世紀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各類人才精英奠定基礎”。“碧桂園學?!钡膭?chuàng)辦者、順德市三和物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楊國強說,我們留給下一代最寶貴的不是錢也不是房子,而是使他們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卓越的才能,要把碧桂園學校辦成新型經(jīng)濟大潮中的“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