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shè)我們與10個老板打交道,其中4個動機不純或品行不端,也就是說,沒有信用,那么,還有6個可能是志同道合者。我們通常的做法是毅然決然、干凈利落地終止與前者的關(guān)系,全力以赴地幫助后者推進項目,即便因為主客觀等諸多因素,這后面的6人之中最后只有兩個人的項目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我們在行業(yè)中、在市場里也可以站穩(wěn)腳跟。
說來可能很少有人會相信,10年來,我們與客戶簽訂的都是君子協(xié)定,我們從未因具體的項目與客戶打過任何官司。
客戶也不可能到法庭起訴我們,因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在前,而客戶的付款在后,故其斷無訴訟我們的理由。所以我才敢講,這么多年來,只有老板們欠我們的,而我們從不欠老板的。
為什么我們從不愿意與客戶就具體的合作事宜訴諸公堂?是因為我們的算賬方式不同。我歷來強調(diào)合作要講緣分,工作室有一條生存法則就叫做“緣分原則”。
所謂“緣分”,實際上是一種同氣相求、同聲相應的極為默契的狀態(tài),是一種同頻共振的心理認同。我始終堅信,項目要成功,雙方必須真誠合作,不能互相猜忌。
如果大家都鬧到公堂之上了,說明彼此緣分已盡。即便法官大人判令我們勝訴,彼此感情都傷了,如何再合作?這就像兩口子鬧離婚,對簿公堂,法官大人判決“不準離婚”一樣,感情都出現(xiàn)裂痕了,這日子如何再過?
策劃,尤其是戰(zhàn)略策劃,不是做產(chǎn)品,不是做貿(mào)易,也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無所謂雙方感情好與不好,是否認同。
它是出售思想與智慧的,只有先營造一種祥和、融洽的氣氛,才可能培養(yǎng)出一個健康的好寶寶。所以,我歷來認為,與其雙方痛苦地捆綁在一起,不如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我們不與老板糾纏不休,還因為我深知老板都是經(jīng)濟動物,在他們眼中只有永遠的利益而無永遠的朋友或敵人。我們與其就一個合作事宜爭執(zhí),還不如果斷地扔掉,馬上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做別的項目。
別的項目成功了,那些自以為是或者玩小聰明的老板們自己會后悔的。前幾天,一個老板來訪,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王老師。以前我們雙方合作的項目沒有走完,雖然原因很多,但經(jīng)過這幾年的思考,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我們當時沒有理解工作室的整體戰(zhàn)略構(gòu)思。
我今天登門拜訪,是真誠地負荊請罪,希望我們雙方還有合作的機會?!?/p>
如果這幾年我們還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或者說我們已經(jīng)被市場無情地淘汰了,那么,這一幕就永遠不可能發(fā)生了。說來令人難以置信,我們以這種算賬方式走到今天,最后尷尬的都是老板。幾年前,我們有一個客戶,最早是做酒店、裝修的,后來才轉(zhuǎn)做房地產(chǎn)。剛接觸時,這位老板雖然不善言辭,但為人非常謙和、禮貌,坐車時,他會搶著為我開車門。
在我們最初的交往中,他總是以學生自居,經(jīng)常讓我很感動。
后來,這位老板在我們的幫助下,終于一舉成名天下知,我們的合作一直不錯。兩年前為了實現(xiàn)快速擴張的夢想,這位老板的步子邁得很大,又利用關(guān)系圈了一塊很大的地。
但因宏觀政策的調(diào)整,這個項目只得滯后推進。但我們的報告已提交,他們也沒有異議
。為了減少損失,這位老板性格中的另一面暴露出來了,找了各種理由不付約定的款項,手下的項目總監(jiān)向我訴苦,我一笑置之,說算了,難道要和他對簿公堂?后來,我們的主戰(zhàn)場轉(zhuǎn)向城市經(jīng)營,那位老板發(fā)現(xiàn)我們又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做得風生水起,也很想在此領(lǐng)域分一杯羹,但他實在不好意思當面對我說??磥?,我們算賬的方式還是對的,永遠把不好意思扔給別人,我們永遠都是債主,這個感覺,我認為很棒。原則之二:絕不跟任何老板或其他人做陽光外的交易1997年,工作室由廣州遷往深圳。那時正是“點子”、“策劃”紅遍神州大地,策劃人“激情燃燒的歲月”。
廣告公司、代理公司、公關(guān)公司、營銷公司及管理咨詢公司等紛紛扛著“策劃”的大旗,一時間,名門正派、游方和尚、江湖術(shù)士、甚至巫婆神漢,熙熙攘攘,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
有一天,深圳的幾個人找到我的助手,對他說:“你們知不知道,很多人想找王老師而找不到?”
“王老師滿世界地做項目,行蹤不定,神龍見首不見尾,所以找不到?!敝终f?!八麄冋也坏剑覀儏s能。你知道為什么與工作室及王老師的名氣相比,你們的業(yè)務量并沒有成幾何級數(shù)增長嗎?”他們又問。助手說:“王老師做事認真,每個項目都要親自操刀,時間、精力都有限,再多的業(yè)務也只能做那么多?!薄板e了。王老師做不過來,可以整合別的專家加盟,只利用王老師及工作室的名聲、影響力就可以了。耐克鞋不就是這么做的嗎?關(guān)鍵是要轉(zhuǎn)變思維方式。王老師不是常說,思路決定出路嗎?”
對方的口氣堅決而肯定。他們接著說:“不知道工作室是否知曉深圳道上的規(guī)矩?”“什么規(guī)矩?”“什么規(guī)矩?
每一個項目,中間人提成10%~20%。廣告也好,代理也罷,甚至貿(mào)易,任何需要中間人的生意,都是這樣。只要王志綱老師愿意給我們這些中間介紹人回扣,哪怕只有5%,那么,全中國的生意都是你們的?!?/p>
他們終于亮出了底牌。助手問:“要是我們不愿意呢?”“在商言商。全國各地的人都來深圳找工作室、找王老師,但找不到,我們這些鉆天打洞之人卻可以,這就是市場需求。如果他們通過我們找到工作室,簽訂了合同,而我們又一分利都沒有,我們?yōu)槭裁匆獛退麄冋遥繜o利不早起。如果工作室不愿意給我們提成或回扣——當然前提是項目談成,那我們就只能告訴那些跑到深圳找王老師的老板們說王老師不在深圳,出去了——即便王老師沒有出去我們也會這么說,并且介紹他們?nèi)フ覄e的策劃公司?!彼麄冋f得似乎合情合理。助手一聽,急了,急忙跑來告訴我,問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