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梁說:“吹蠟燭時我許的愿是明年申辦成功。喝了賈書記和大家敬的酒,我只有一句話來回答大家,鞠躬盡瘁,力爭申辦成功。”回到家,他看到的是國家體育總局領(lǐng)導(dǎo)送來祝賀生日的大花籃和大蛋糕?;ɑ@的紅綢帶上用金色署上了總局所有領(lǐng)導(dǎo)人的名字,其中五位同志還親切地只署名不寫姓??吹竭@些真誠的祝賀,振梁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振梁是“為知己者死”那種類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他不求功名利祿,但重視真誠的友誼和對自己人格的尊重。他非常重視和珍惜北京市奧申委和體育總局的領(lǐng)導(dǎo)對他的器重。振梁忘記了自己健康欠佳和年歲日增,一往無前,他要對得起大家的期待和自己的承諾。在奧申委中,大家親切地稱他是“最年長的志愿者”。醫(yī)生要他不要過度勞累,需要長時間堅持服西藥和中藥。在緊張的申辦過程中,每次出國拉票,他總是隨身帶一個小箱子,其中裝滿了熬好的裝成小包的中藥。一路走,一路吃藥,回國時帶回空了的箱子,下次出國時照樣辦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振梁在申辦過程中扔掉的空小藥包,遍布了幾大洲。
得道多助
申奧成功的關(guān)鍵是爭取委員的支持。這是個爭取人心的工程,要日積月累,不是件臨到申辦時才想到、才動手就能成功的事。
幾十年來振梁以自己的學(xué)識、能力和人品,名副其實地成長為國際體壇有影響力的領(lǐng)導(dǎo)人之一。他也在國際奧委會中廣交朋友,成為在國際奧委會委員中朋友最多的人。連國際奧委會總部的工作人員都評價說,振梁是國際奧委會中最受他們工作人員尊重的有限幾個委員之一。振梁十分清楚,一到國際上,他就不再是他個人。他代表的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人們是從他身上、從他的一言一行中來評判中國的。他贏得了尊重,就是為國家贏得了榮譽。他交了朋友,就是為國家爭得了支持。申辦過程最能凸顯這一關(guān)系。
第一次申辦時,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加拿大委員龐德主動向我們提出了長達(dá)二十多頁的書面建議。第二次的申辦報告則是那時的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澳大利亞委員高斯珀自告奮勇幫我們核改英文稿和提出修改意見的。這兩位國際奧委會的高層領(lǐng)導(dǎo),完全是義務(wù)地為北京申辦出謀劃策,不要任何報酬,在當(dāng)今追求物質(zhì)利益的社會更顯出他們真誠友誼之可貴。
亞洲委員與振梁慣常以兄弟相稱。他們?yōu)橹С直本└鞅M其能。在2000年韓國釜山亞奧理事會大會時的亞洲委員聚會上,印度委員庫馬爾主動提出說,所有亞洲委員都應(yīng)該支持在北京舉辦奧運會,而當(dāng)時除了北京外,另外還有三個亞洲城市在申辦2008年奧運會。日本一位委員懇切地說,“因為大阪在申辦,所以第一輪投票時我只能投大阪的票,但我的思想和靈魂都在北京方面。”2001年3月,我們?nèi)ヱR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訪問。三國奧委會和委員都十分重視并且都明確表示將支持北京。鑒于馬來西亞委員哈姆扎年事已高,振梁與馬來西亞奧委會秘書長謝國驥(Koh—Chi Sieh)仔細(xì)商量了如何確保哈姆扎出席莫斯科全會并在表決時不按錯電鈕的措施。泰國委員納特(Nat Indrapena)在與振梁交談時,事先準(zhǔn)備了詳細(xì)提綱,他不僅表示支持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確保北京成功的建議。新加坡委員黃思綿不但自己關(guān)心支持,還幫我們向他熟悉的歐洲委員拉票。中國臺北委員吳經(jīng)國上次申辦時不顧島內(nèi)的政治壓力不記名投票時支持了北京,這次從一開始起他就公開支持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