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編:古本和通行本的故事(7)

劉心武揭秘古本《紅樓夢》 作者:劉心武


(5)庚辰本

己卯年過去就是庚辰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五年,公歷1760年。這個“脂硯齋凡四閱評過”的《石頭記》手抄本也是一個過錄本。全本七十八回,缺六十四回和六十七回,現(xiàn)存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它里面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樣。雖然和己卯本一樣都是脂硯齋第四次寫批語評論的本子,但又經(jīng)過一些整理,跟己卯本還是有區(qū)別的?,F(xiàn)存的這個過錄本可能過錄的時間離母本比較遠,分頭抄書的人也不是都那么認(rèn)真。比如前十回沒有批語只有正文,估計并不是原來的母本上沒有批語,而是分工抄錄這部分的人懶得連批語一起抄下來;而第十一回以后,抄書人比較認(rèn)真,不但有批語,而且耐心地抄錄了回前批、回后批、眉批、行間批、正文下面的雙行小字批,有些批語母本是朱批,就也抄成朱批。這個本子有其優(yōu)點也有其明顯的缺陷。

(6)楊藏本

這個本子最早是由十九世紀(jì)一位叫楊繼振的熱愛文化的官僚私人收藏的,現(xiàn)在藏于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我們上面提到的古本,名字都叫《石頭記》,這個本子叫《紅樓夢稿本》,它是個一百二十回的手抄本,后四十回大體是抄自程甲本,前八十回所依據(jù)的過錄本看來比較復(fù)雜,是用幾種流傳在社會上的手抄本拼合而成的。前八十回里,它又缺第四十一回到第五十回,楊氏得到它后,據(jù)程甲本補入。

(7)俄藏本

原來是蘇聯(lián)的列寧格勒,現(xiàn)在是俄羅斯的圣彼得堡,那里的圖書館里藏有一部手抄本的《石頭記》,是清道光十二年(公歷1832年)由俄國傳教士帶回那里的。這個八十回的本子缺五、六兩回。

這個本子流失海外一百五十二年以后的1984年,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不再“以階級斗爭為綱”連續(xù)搞政治運動了,許多過去顧不得去做的事情終于可以去做了。在這種情勢下,國家啟動了古典圖籍整理編印的文化積累工程,掛帥的是黨內(nèi)一位具有很高文化修養(yǎng)的老同志李一氓,他決定派人去蘇聯(lián)列寧格勒考察那部古本《石頭記》,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汝昌先生。那年隆冬,有周先生在內(nèi)的一個考察小組赴蘇進行了考察,周先生對這個藏本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那次考察前后,也出現(xiàn)了一些蹊蹺的事情,周先生都寫進了《萬里訪書兼憶李一氓先生》一文里,后來收進其《天·地·人·我》一書中,有興趣的人士無妨找來一讀。

(8)舒序本

這個手抄古本書名題為《紅樓夢》,應(yīng)該是一個八十回的抄本,但現(xiàn)在只存前四十回。它的過錄時間可以確定為乾隆五十四年(公歷1789年)。因為前面有一位叫舒元煒的人寫的序,所以被紅學(xué)界稱做“舒序本”。

(9)夢覺本

這個手抄本書名也是《紅樓夢》,八十回。它前面有署名夢覺主人的序,這個序?qū)懹谇〖壮侥?,也就是乾隆四十九年,公歷1784年。

(10)鄭藏本

鄭振鐸是現(xiàn)代人,文學(xué)史專家。他曾任文化部副部長,不幸在1958年率領(lǐng)一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時因飛機失事犧牲,享年六十歲。他愛藏書,從舊書店里找到兩回(二十三、二十四回)古本《石頭記》,雖然只有兩回,但很有研究價值。這個最初由他收藏,后來捐給國家的古本被稱做鄭藏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