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坦誠是金(1)

重解長征之謎 作者:徐焰


——小葉丹當上“紅軍支隊長”之謎

“洶涌的金沙江、大渡河,蠻荒的大涼山倮倮區(qū);我英勇的紅軍真是無堅不摧……”紅一方面軍在征途中所唱的這首歌,述說了1935年5月,剛渡過金沙江時遇到的嚴峻險阻——處于奴隸社會的三百里彝區(qū)。此時,國民黨飛機不斷撒下傳單,上面赫然寫著:“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幾十萬大軍追、側、堵,共軍插翅也難逃!”“讓朱毛做第二個石達開!”

奪下冕寧城,放出彝族首領

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后,薛岳率領的中央軍很快又渡江追來,南返已不可能。1935年5月初,中央政治局在會理舉行了擴大會議,提出北上會合紅四方面軍的戰(zhàn)略任務。隨即,中革軍委任命劉伯承和聶榮臻擔任先遣隊的司令員和政委,率一軍團為北上開路。經(jīng)過偵察,他們發(fā)現(xiàn)川康軍閥主力部署在西昌至富林的大道上,紅軍只有經(jīng)過大涼山彝族區(qū),走冕寧、安順的羊腸小道才能迅速接近大渡河邊。5月20日,中央軍委在禮州發(fā)出了總司令朱德“關于過彝區(qū)、大渡河的命令”?!?/p>

劉、聶二人都是四川籍,尤其是劉伯承曾在川軍中任職十幾年,閱歷豐富且作風細致,很熟悉川西地理風俗人情,對彝區(qū)的“黑骨頭”、“白骨頭”和家支的狀態(tài)都非常清楚。劉伯承知道,彝族聚居區(qū)內部家支林立,各家支都有自己的武裝,且相互械斗不息,但卻能保持一致對外,并擅長山林作戰(zhàn)。歷代統(tǒng)治者以及地方軍閥對彝區(qū)用兵進剿,大都以失敗告終,因而把彝區(qū)視為畏途,以往漢族的軍隊想通過彝區(qū)幾乎不可能。1863年太平天國的石達開部深入此地,前有清軍攔截,后有彝民圍攻,才落得個全軍覆沒的結果。

紅軍到達彝區(qū)時,在方圓幾百公里的區(qū)域內分別有沽基、羅洪、倮伍三大黑彝家支分片統(tǒng)治。四川軍閥為控制他們,抓捕了不少彝族首領關在冕寧縣城監(jiān)獄里當人質,哪個家支若不聽令便殺這些頭頭。這種壓迫政策,使彝區(qū)上下對漢人普遍都有疑忌甚至是仇視情緒。紅軍占領了冕寧縣城后,馬上把黑牢中的彝民囚犯放出來,還請一些頭頭喝了酒。有些彝族頭領懂得點漢語,劉伯承便向他們宣傳民族平等政策,說明此次只是想借道通過。這些人出于感激,表示愿意帶路。一些獲釋的彝族同胞得到紅軍發(fā)給的食物衣物,回家后又當了民族平等政策的宣傳員。

紅軍工兵連被扒光衣服

1935年5月21日,紅軍先頭部隊進入彝區(qū)。許多彝胞聽說紅軍是仁義之師,但還是半信半疑??吹竭@支以漢族為主體的軍隊進入自己的控制區(qū),有不少彝民拿著鋼槍、土槍、弓箭圍攏過來,吶喊著聽不懂的口號,占據(jù)了山口要隘并攔住去路。

劉伯承、聶榮臻等下令,遇到彝民攔阻和搶劫不得開槍,只能說服解釋。當先遣部隊經(jīng)過額瓦埡口時,突紅軍幫助彝族群眾建立了紅軍地方武裝。圖為小葉丹的妻子手執(zhí)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支隊的軍旗然有一股彝族武裝沖下來,襲擊了走在隊伍后面的工兵連,把他們的衣服剝光。這個連的指戰(zhàn)員嚴格遵守命令未加抵抗,結果光著身子流著淚跑了回來。

紅軍只得縮短行軍距離,嚴格軍紀,對侵襲采取不予理睬和不還擊的態(tài)度。剛從冕寧監(jiān)獄中被解放的彝民,走在紅軍隊伍的前面當翻譯,說明紅軍此次只是借路北上,絕不會與彝族人為敵。此時,沽雞家支的頭人小葉丹派了他的四叔和精通漢語的沙瑪爾各到喇嘛房姜家店子探聽情況,得知紅軍確實不同于以往所見的國民黨軍隊。在雙方形成對峙時,小葉丹乘馬趕到前沿。紅軍發(fā)現(xiàn)這人裝束不一般,便經(jīng)翻譯向他喊話,得到的回答是同意會談。

小葉丹首先同紅軍群眾工作隊隊長蕭華席地而坐,進行了交談,了解到紅軍只想借道而過。他看到紅軍解救被國民黨關押的彝民,紀律又很嚴明,便本著“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的傳統(tǒng)理念,表示同意交朋友。此時,紅軍前進路上的兩個彝族部落——“沽基”和“羅洪”正在不斷械斗,小葉丹作為“沽基”家的領袖提出愿與紅軍結盟,也是想借紅軍的力量打敗“羅洪”部落。紅軍愿意結盟是為減少北上途中的阻力,并不想介入彝族內部沖突。當小葉丹提出愿與紅軍先遣隊劉伯承司令結拜為兄弟時,蕭華馬上回去報告。劉伯承為了團結彝族同胞,確保主力順利通過,毅然決定去擔當這一結盟的主角。

歃血盟誓,小葉丹成為“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支隊”隊長

5月22日,在冕寧縣城以北20多公里的彝海湖畔,紅軍先遣隊人員和眾多彝胞參加儀式,劉伯承和小葉丹歃血盟誓,結拜為兄弟。小葉丹還拿來一只公雞在湖邊宰殺,兩人喝了雞血酒并對天盟誓。儀式完成后,劉伯承把隨身佩帶的左輪手槍和一些步槍送給了小葉丹,小葉丹也將坐騎送給劉伯承作為紀念。

當晚,劉伯承在宿營地大橋設宴款待了小葉丹叔侄一行。針對小葉丹希望得到外援打冤家的想法,劉伯承建議,彝族內部要團結,不要打冤家,要和好;漢族彝族是一家,不要隔閡,要共同對付軍閥劉文輝。隨后,劉伯承將一面寫有“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支隊”的隊旗授予小葉丹,任命他為支隊長。小葉丹至死都珍藏著這面旗幟,解放后由他的妻子交給了人民政府,捐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成為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