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戰(zhàn)火未息。
孫中山感到孤軍無援,難以為繼,遂率各艦隊返回黃埔。
電令李烈均、許崇智等入贛北伐軍迅速班師返粵,討平叛逆。
不久,宋慶齡夫人脫險后,趕來與孫中山會合。
挺進白鵝潭之役,葉劍英英勇善戰(zhàn),冒險護衛(wèi)孫中山,立下首功。
三、請纓再戰(zhàn)白鵝潭
白鵝潭首戰(zhàn)之后,陳炯明命令葉舉、熊略加強江邊防守,封鎖口岸,派兵攻占虎門要塞和長州、沙角等處炮臺,用炮臺上的大口徑岸炮不斷轟擊停泊黃埔的海軍艦隊和江防艦隊,同時致電吳佩孚,約他派兵急襲北伐軍的后續(xù)部隊,牽制和破壞許崇智回師入粵的軍事行動。
孫中山率領艦隊處在困境之中。
陳炯明坐鎮(zhèn)白云山,指揮叛軍占領并控制了整個廣州;北伐軍遠去江西,回師討賊無望;魏邦平、溫樹德不聽指揮,虎門要塞已被敵軍所控制;其他的沙角、威遠、長州等要塞炮臺也相繼落入叛軍手中。
葉劍英在險惡的境遇中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高昂的斗志。
他和陳策分析當前局勢雖然很嚴重,但是我們必須設法擺脫困境。
他們認為,大總統(tǒng)率領的近二十艘大小艦只是海軍的精華,絕不能讓叛軍封鎖在珠江里頭,掉進死潭。
“兩軍相交,退者先敗?!?/p>
我軍要以攻為守,方能取勝。
陳策代表葉劍英和艦隊官兵,向?qū)O中山提出艦隊主動出擊的建議。
孫中山遂下令海軍向魚珠、牛山炮臺射擊,又命海軍陸戰(zhàn)隊由海軍掩護渡江,同時進攻魚珠、牛山兩炮臺,以便重新控制虎門要塞,打開出海大門。
葉劍英奉命率領士兵迅速出擊。
各艦炮火一時齊發(fā),打得炮臺叛軍措手不及。
但是這時被陳炯明用26萬元巨款收買的海軍司令溫樹德,居然下令全國最大的幾艘主力艦離開黃埔,公開叛變投敵。
緊接著,駐守長州炮臺的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孫祥夫叛變,繼虎門要塞失守之后,長州炮臺又落于敵手。
戰(zhàn)局急轉(zhuǎn)直下,為了避免叛軍的炮火襲擊,孫中山率海軍留下的永豐、楚豫、豫章、舞鳳等四艦和江防艦隊寶璧、廣玉、廣貞、廣庚、廣享等五艦一齊駛離黃埔,下錨新造,掩護陸上部隊撤退。
然而,新造河面也不適宜艦隊久留,孫中山召集各艦長商議,決定再次大戰(zhàn)白鵝潭,等待北伐軍回師平叛。
7月10日凌晨,一聲汽笛長鳴,孫中山親率艦隊啟航。
葉劍英乘坐在寶璧艦上跟進,做好隨時迎敵的準備。
艦隊駛?cè)胲囃崤谂_水域,這是沿虎門進入珠江省河的最后一道屏障。
河面狹窄,水流湍急,地勢險要,炮臺堅固。
陸上設有十幾門德國造的克虜伯大口徑岸炮。
車歪附近,叛軍調(diào)來兩個營的野戰(zhàn)炮,布滿兩岸,準備迎擊。
在這種形勢下,艦隊要沖過去,必須經(jīng)過一場血戰(zhàn)。
東方破曉。
孫中山下令魚雷艦豫章號擔任前衛(wèi),全速行駛;永豐艦居中,楚豫、寶璧等艦擔任后衛(wèi),魚貫前進。
車歪炮臺上叛軍發(fā)現(xiàn)艦隊后,立即開炮,彈如雨下。
艦隊破浪前進,勇敢還擊,炮聲轟鳴,水柱沖天。
永豐艦連中數(shù)彈,死傷多人,孫中山被軍官們扶入室內(nèi),幸免于難。
寶璧艦因為排在后尾,前面軍艦沖過后,敵炮火集中而來,突然一發(fā)炮彈擊中左舷艦旁,艦身激烈搖擺,海水驟然浸入。
葉劍英見此情景,立即協(xié)助艦長李芳指揮水兵們有秩序地救火排水,穩(wěn)住軍心。
他鼓勵大家說:“幾發(fā)炮彈沒有什么了不起!要沉著,莫驚慌!我們面前只有一條路:跟隨旗艦向前沖擊,保護大總統(tǒng)的座艦安全通過,決不能退。
要拼命保住軍艦?!?/p>
他沉著應戰(zhàn),親自操炮射擊,炮彈打光了,就操起一挺機槍和士兵們一起向敵人開火,且戰(zhàn)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