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軍人文化,一旦應用于商場,就會和商人文化融合,經過優(yōu)化提升,形成一種強勢的商業(yè)文化——“兵商文化”。比如,把軍人的遠大革命理想和商人的經營管理思想結合起來,就會將經商的層次提升到民族振興的高度,為人民謀求幸福,為社會增加財富,從而打破狹隘的“私利”眼界,去著眼大發(fā)展,成就大事業(yè);把軍人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商人的“愛財”、“敬業(yè)”結合起來,就會自覺把企業(yè)利益和祖國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忠于自己的企業(yè),忠于自己的員工,忠于自己的崗位,全力以赴為自己選擇的事業(yè)而奮斗;把軍人出奇制勝的創(chuàng)造力和商人的“神機妙算”結合起來,就會產生精妙的經營藝術,能謀善斷,充分發(fā)揮商業(yè)的“整合”和“運作”功能,占據優(yōu)勢,整合資源,借力發(fā)展,“四兩撥千斤”,以小的投入,獲得大的利潤,迅速讓企業(yè)發(fā)展起來;把軍人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與商人的敢于冒險結合起來,就會形成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敢想別人不敢想的事,能做別人不能做的活,無論遇到再強的對手,再大的困難,不彎腰,不退卻,勇立潮頭,叱咤商海,所向披靡。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理想也是起著根本和關鍵作用的,是“兵商文化”金色的旗幟。廣大退伍軍人,正是抱著為理想而戰(zhàn)的遠大追求,于市場中創(chuàng)業(yè),并且在完成軍人向商人蛻變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兵商文化”;“兵商文化”正是在為理想而戰(zhàn)的主導下,支撐和哺育著廣大退伍軍人,在拼搏中鍛煉成長,實現了向軍旅企業(yè)家的跨越。這,才是商場“鐵軍”崛起的真正原因。
如果說在戰(zhàn)場廝殺中形成的軍人文化是“生死文化”,在商場競爭中形成的商人文化是“成敗文化”,那么由這兩種文化融合而生的“兵商文化”,就是經過“生死”和“成敗”雙重淬火的特質商業(yè)文化。這種商業(yè)文化,應該就是我們所追尋的新時代的“商魂”,至少說是新時代“商魂”的一個重要支撐點。認真細品起來,我們可能就會感悟到,現在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其對民族振興的意義來講,決不亞于過去的土地革命。所以,我們今天投身商場,就像當年前輩們投身戰(zhàn)場,不能只想著為自己賺錢,一定要有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意識。新時代的商人,應該成為有遠大理想的商人,忠于祖國的商人,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商人,敢于挑戰(zhàn)一切對手的商人。有了這種文化支撐,企業(yè)的精神就會為之一振,員工的積極性就會從根本上得到調動,我們的事業(yè)就有了永恒的動力之源。
加入WTO,不僅標志著我國經濟已經融入世界,而且也吹響了中華民族向大國復興進軍的號角。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然而,歷史向人們發(fā)出的警告是: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困難重重。那么我們的企業(yè),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主力軍,如何在這個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希望和風險同在的年代有所作為?廣大軍旅企業(yè)家已經用自己的實踐給我們提供了借鑒:為理想而戰(zhàn)!用自己的忠誠和睿智,培育市場“鐵軍”,迎接各種挑戰(zhàn),創(chuàng)造輝煌業(yè)績,去報效祖國和人民。
2007年6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央黨校講話中強調指出:“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睙o數事實證明:理想是一個國家走向富強的精神動力,是一個民族奮力前行的向導。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必須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這個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今天的中國,面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的大潮,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增強,價值取向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加需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用理想提升企業(yè),用理想提升社會,用理想提升每一個人。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地激發(fā)出整個民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好地完成大國崛起賦于我們的歷史重任,去實現那個從古老祖先開始就一直在編織著的“大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