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成沒想到,在靈湖中學的50年校慶上,會遇到自己高三時的班主任張良老師,更讓他意外的是,張良老師現(xiàn)在不再教書,而是在靈湖旅游局當副局長。李志成在北京上大學,考碩士,去澳大利亞留學,歸國后回到家鄉(xiāng)靈湖市,從事自己鐘愛的環(huán)境保護工作。師生倆十余年沒見面了,久別重逢,聊了很多過往有趣的事。張老師回憶起自己當年所帶的高三(2)班,臉上神采奕奕,頗有驕傲之色,因為在這批學生中,每個人都沒讓他失望,有的現(xiàn)在在政府機關就職,有的自己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有的教書育人當老師,還有的當了會計,當了秘書,當了外企白領,當了技術人員等。但在他眼里,最得意的學生還是李志成,不但在清華大學碩士畢業(yè),還出國留學,回國后還當上了副局長,前途無量啊!
靈湖中學出過不少人才,但能出國留學的卻屈指可數(shù)。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戴校長得知李志成留學回國后在靈湖環(huán)保局當上了副局長,便力邀他擔任靈湖中學的校外輔導員,希望他能給學生們講講他讀書時的經(jīng)歷,李志成欣然應允。有的人擔任校外輔導員,或許只是掛個名,實際不參加什么活動,李志成則不同,十天半月的,他會主動聯(lián)系學校,帶著初三和高三某個班的學生,去郊游,去爬山,去考察清江的水質(zhì)。李志成把畢業(yè)班的學生帶出校外,戴校長是不太放心和不太樂意的,怕出意外,怕影響學生的功課,但他知道李志成帶孩子們出去,是出于好心和熱情,并無惡意,因此也不阻攔。
對于靈湖中學來說,50年校慶是件大事,來的除了那些學有所成的各界校友,還有很多領導,有市里主管教育的陳市長,還有教委的領導,他們都在主席臺就座,還先后有發(fā)言。李志成坐在張良邊上,兩人正聊著什么,戴校長走過來說:“李局長,請你上臺發(fā)言。”李志成沒有準備,說:“戴校長,您是不是安排錯了?無論過去、現(xiàn)在、將來,我都是靈湖中學的學生,怎么能當著這么多老師的面發(fā)言?不去不去!要講話也是我身邊的張老師去!”戴校長笑道:“沒安排錯,你是靈湖中學的校友,是畢業(yè)生中的代表,你是壓軸的,就等你發(fā)言了!”李志成想了想,笑道:“我沒準備,真要我說,可別怪我借題發(fā)揮??!”戴校長笑道:“今天場合不同,你就講點兒勵志的,拜托拜托!”
李志成緩緩走上主席臺,先向臺下一躹躬,然后扶了扶話筒,朗朗說道:“各位老師、各位領導、各位同學、各位來賓,大家好!我是靈湖中學92屆高中畢業(yè)生,無論我走到哪兒,無論我的學習、生活、工作在哪兒,我都不會忘記,靈湖是我的家鄉(xiāng),靈湖中學是我的母校!今天我能夠站在這里講話,是我的榮幸,也是我的機會!是什么機會呢?是我宣傳環(huán)保的機會!”戴校長在尷尬地笑,李志成的一些老同學也在臺下偷笑,有人說:“這家伙,三句話不離本行,把校慶當成他的宣傳陣地了!”張良感慨地說:“勇者創(chuàng)造機會,智者把握機會,弱者等待機會,愚者錯過機會!李志成是個聰明人,他抓住了出現(xiàn)在眼前的每次機會,這就是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p>
李志成繼續(xù)激情地說:“我們常把地球比作家園,把長江、黃河比作母親河,可是,我們對家園和母親都做了些什么?藍天白云和青山綠水,為什么會像初戀的情人一樣離我們而去?因為我們太自私,太貪婪!因為我們太不懂得珍惜和感恩!”看到李志成慷慨發(fā)言,大家既面面相覷,又有點兒期待。李志成繼續(xù)宣揚著他的環(huán)保理念:“我們都知道節(jié)能減排這個詞匯,但卻不知道怎么去做。節(jié)能減排,顧名思義,就是節(jié)約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地球上的資源儲量是有限的,比如煤炭和石油,要經(jīng)過億萬年才能形成,而我們卻在毫無節(jié)制地開采,不僅如此,當我們在開采、消耗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的同時,又在制造著垃圾和污染,把土壤、水源和空氣染成了灰黑色,把我們的心,也染成了灰黑色!我們把自己的家園弄得一片狼藉,又給母親的臉上抹了黑,也許我們獲得了可憐的一點兒財富,但我們可能丟失了整個寶藏!我們以為可以過得很幸福,其實卻在一步步地把自己逼上絕路!甚至遺害子孫!詩人顧城說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那么,我們的光明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