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
2009年元旦那天,我無所事事地在網(wǎng)上閑逛,忽然聽見手機響,是一個朋友發(fā)來信息:“你最喜歡的關于愛情的宋詞是哪首?快告訴我,我跟人PK呢?!蔽蚁?,他多半是在網(wǎng)上泡MM,需要談詩論詞吸引對方。那么,就說一首給他吧。我喜歡的宋詞很多,但要關于愛情又“最喜歡”,一時竟不知道選哪首好。發(fā)了半天愣后,我居然如此回復:“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眲偞虺鲆陨系脑挘⒓幢阌X不妥,又忙補充:“我知道你拿去用不合適,但暫時想不起別的了,不如你自己去搜索吧?!?/p>
不久后,他回音傳到:“就用這首!”
囧……然后又看到了他的解釋:“我跟人PK的是書法?!?/p>
原來他只是要找首詞來寫。
后來這事讓我思考了一天。宋詞那么多,為什么那時我滿腦子都只剩這首悼亡詞?
我沒有找到理想的答案,正如我也難以解釋為何我最想寫的小說都是悲劇一樣。
第二天打開奩盒看首飾,就格外留意到了這個簪子。
買這個簪子的時候,她是殘缺的,中間兩處嵌寶都遺失了。許多老簪子嵌寶是起錦上添花的作用,遺失一兩顆,雖然遺憾,但也不會太影響其收藏價值。但這簪子不一樣,她的嵌寶處面積大,而且都處于正中最醒目的位置,寶石一離散,她就像被掏心挖肺,失掉一半魂魄了。也正因為這樣,她被賣家定的價不算高,盡管她的銀工異常精致。
但她的銀骨架體現(xiàn)的工藝令我十分著迷。鏤空鏨刻精細入微,簪頭頂端是一只蝙蝠,觸須前有兩個銅錢,意喻“福到眼前”,中間嵌寶處形狀是如意紋,末端鏤刻的圖案是荷花,是“如意和合”的意思,銀好工細,又帶清代首飾的典型吉祥寓意,所以我還是買下了她。
買她之初就想著遲早要為她配上寶石,但放入奩盒中后就把這事一直拖著,許久都沒有行動。直到此時再見,她那殘缺的樣子看起來倍覺凄涼,真像喪失了另一半那樣失魂落魄。于是,我下定決心要去為她重新嵌寶了。
我約了小焉同去。她整天聽我念叨,現(xiàn)在也對老銀很有興趣。我本來跟她說配好寶石我們就去逛老銀店鋪的,卻沒想到在玉器街逛了好幾小時都沒找到形狀大小合適的寶石鑲進簪子,而店主們又紛紛表示,用形狀差太多的寶石加工磨制成簪子需要的形狀是大件事,要做也可以,但要送回工廠,耗時須半月左右。
我向小焉感嘆說沒想到這事會這么麻煩,小焉笑道:“本來還以為跟配把鑰匙一樣簡單?!?/p>
傍晚時,終于分別在兩家店鋪找到了大小可用的兩塊寶貝,一顆日本珊瑚和一塊緬甸翡翠。如釋重負之后,它們的價格又讓我吃了一驚。珊瑚是按重量計價的,那種鮮紅的戒面價格是同等重量的白金的兩倍,而翡翠比那顆珊瑚還貴。大概是看出寶貝剛好能配我的簪子,店主還都不肯降價。逛了半天,我心神皆疲,也只好接受,買下來送到首飾店鑲好。如此一來,這個簪子真可說是“身價倍增”了,兩顆寶貝的價格比銀簪本身貴幾倍。
珊瑚加翡翠是清宮首飾的經(jīng)典搭配,寶石鑲好,銀簪的氣韻也忽然“清宮”了起來,像是有些身份的旗人女子用的東西。再看她時,我又想起了旗人納蘭性德的一闋《于中好》: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
惟有恨,轉(zhuǎn)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朝。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凄風打畫橋。
這也是一首悼亡詞,題記如下:“七月初四夜風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p>
攝影/李小焉 余少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