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聽過了夢境的自白,你會發(fā)現(xiàn),連夢自己也不想有一個確定的歸屬。作為人類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精神產(chǎn)物,它不受任何觀點或理論的限制。每每提及它這種“不羈”的個性,夢總是會津津樂道地為人們講起“莊周夢蝶”的傳奇故事。
話說一天莊子到野外“踏青”,感到有些累了,便躺在花叢中打了個盹兒。醒來以后,他恍恍惚惚地講述說自己剛剛在夢里變成了一只蝴蝶,悠閑自得地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竟然還看見那個“人形”的自己就躺在不遠(yuǎn)的地方酣睡……夢中的場面和體驗過于真實,以至于醒來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產(chǎn)生了這樣的質(zhì)疑——到底是我(莊周)剛剛做了一個“蝴蝶夢”,還是有一只蝴蝶飛累了,在花瓣上歇息時做了一個變成莊周的夢?
蝴蝶存在于夢中,或者我們是在蝴蝶的夢中——這一思辨的過程打破了“彼”和“此”的二元限制,在外界現(xiàn)實與心理現(xiàn)實的碰撞之中,模糊了思想的界限,是對人的自由意志最為完滿的闡釋。
與此同時,這一模糊的概念還提醒我們要尊重現(xiàn)實。這一現(xiàn)實囊括了外在和心理兩個層面,我們既是做夢人,同時也是夢中人,我們在世界之中,世界亦在我們的心中。尊重世界中的一花一草,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的存在。尊重自我,便是對整個世界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