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庭前月臺:雨后的遠眺

木魚的歌聲 作者:龐永華


過了白天就是黑夜。

太陽走了月亮來了。

螢火蟲開始卵化而出了,螳螂的卵也破殼生出了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在枝頭也開始鳴叫起來……

天氣變得越來越悶熱。

終于,落雨了。

夏雨過后,微風(fēng)過處,寺內(nèi)叢叢野草,寺外高大樹木,一切都在淡金色陽光下輕輕搖曳。陽光仿佛經(jīng)雨水洗滌而顯得格外清亮,它安然地沐照著一切。

站在少林寺客庭前的月臺上,舉目南眺,朵朵白云悠閑地飄在蔚藍的天空。

忽然,在驕陽照耀的綠色山巒中,我發(fā)現(xiàn)在少室山陰的一塊巨大的石壁上閃爍著銀白一片的光,好像是雪覆蓋在石坡上似的。

“那是什么?”我驚訝地問師傅。

“這就是人稱‘少室晴雪’的嵩山一景。”師傅微笑著說。

“那平常我怎么沒注意到呀?”我奇怪地問師傅。

“那是因為平常沒有下雨,”師傅說,“只有趕上夏雨初晴,山水順著石頭而下,經(jīng)過日光照射就會變成銀白!”

“因為經(jīng)過了雨,才會變得如此美麗!”我喃喃自語。

“是的,”師傅一臉平靜地說,“雨水來了,它就坦坦蕩蕩迎接;雨水去了,它就干干凈凈地告別,心中沒有一絲的渣滓,擁有的,還是自由、空靈的‘當下’。沒有了渣滓,自然就顯得干凈了。心也一樣,事來心應(yīng),事去心止。來了不拒,去了不留?!?/p>

事來心應(yīng),事去心止。

來了不拒,去了不留。

我回過頭,看著師傅已面對千溝萬壑動情地吟起了詩: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景,北風(fēng)切切吹衣冷。

惜別浮橋駐馬時,峰目試望南山嶺。

“這詩就是唐朝李頎所作的稱贊‘少室晴雪’景致的!”師傅吟完詩后對我說。

“少林寺這里真美!”我由衷地感慨道,“不僅有‘少室晴雪’,而且還有‘少室夕照’!”

正說著,斜日開始西沉。

嫣紅的余輝普染大地。

天地間,遠遠近近的一切都被太陽抹上了一層皎艷、壯麗、柔和、寧靜的色彩,使人沉入無限美妙的陶醉之中。從聳立的直插云端的少室山群峰的峰頂、峰腰、峰間泄下,像萬條金線技在山陰,參差錯落有致,嵐氣瞬間明滅,猶如仙境……

我的心里一陣感動。

就讓雨水洗凈我們的心靈吧!

就讓陽光撫慰我們的臉頰吧!

就讓笑容盛開在我們每一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