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早春的萌動(4)

中國模范生 作者:胡宏偉


沈祖?zhèn)愐蔡岣吡松らT:"我把縣委書記的帽子捏在手里,一定要把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搞上去!"

韓福之至今對那番對話記憶猶新。"沈書記這個人很像列寧,他說最后一句話的時候,我腦子里立即浮現了《列寧在十月》電影中的一個畫面。就是列寧激昂地把手一揮,'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方向找準了,可是究竟怎么干心里還是沒一點譜。許多人認為紹興縣的特產是黃酒,辦酒廠肯定有錢賺。開會時,沈祖?zhèn)惥吞栒偃h50個公社爭取一個公社辦一個酒廠。

這時,馬上有5個部門拿出紅頭文件來反對。他們說,黃酒是專賣商品,是由國營廠指定生產的,要經過國家酒類管理機構登記批準。而且,糧食是國家統(tǒng)購統(tǒng)銷的。

但沈書記下定了決心,他轉身趕回杭州找老上級省委書記鐵瑛"開后門"。鐵瑛被纏得沒辦法,就批示說:"根據實際情況辦。"沈祖?zhèn)愑辛丝可?,膽子更大了。酒廠的一些設備要用到錫,這可是國家管制的緊張物資。沈祖?zhèn)惖睦详P系又起作用了,他直接跑到省物資局局長的辦公室去要,一下子運來了4噸。

在艱難的夾縫之中,經一連串的"灰色"操作之下,50個酒廠全開張了。雖然此后不少酒廠辦砸了,撐不下去了,紹興縣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也逐步轉向了輕紡產業(yè),并最終摘得"中國紡織第一縣"的美名,但頗有些瞎子摸象式的"酒廠事件",實實在在為紹興鄉(xiāng)村工業(yè)的蘇醒打響了關鍵的第一槍。

1980年,紹興縣就沖上了浙江省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排名的榜首。1983年,全縣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猛增到3300多家,總產值接近20億元。

回顧鄉(xiāng)村工業(yè)的萌發(fā),浙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杭嘉湖寧紹等浙北地區(qū),許多像魯冠球這樣的民間草根力量起到了最為關鍵的"帶頭人"作用,鄉(xiāng)鎮(zhèn)工業(yè)也因此被定義為所謂的"能人經濟"。而不少縣市政府官員的強勢推動,其功效亦可圈可點,比如說沈祖?zhèn)愔诮B興縣。

而在溫州、臺州、金華等浙中南地區(qū),情況就不一樣了。這些地區(qū),山更高、地更薄、路更彎,教育水平有限,能人也少。窮山惡水的無奈,又不能奢望來自政府的"溫暖的大手"的幫助。沒有成批的"能人"、沒有厚實的"靠山",吃飽肚子的生存本能逼得那里成群的農民還是得不顧死活地往前沖。于是,當年發(fā)生于浙中南地區(qū)的鄉(xiāng)村工業(yè)最初的革命,更像是一場無組織、無紀律的農民暴動--男女老少齊上陣,翻墻鉆洞,各顯神通。

這就意味著,那一場革命更加躁動無序,更加艱辛,也更加具有摧毀一切的力量。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第一代溫州首富葉文貴的故事。

把葉文貴稱作第一代溫州首富一點都不為過。這位溫州蒼南縣金鄉(xiāng)鎮(zhèn)的農民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先后辦過5家工廠,辦一個火一個,迅速積累的家財至少有上千萬元。即使在老板滿街跑的溫州,當年也少有人敢與他叫板。后來,浙江召開全省首屆家庭工業(yè)會議,他曾被推舉作為預備成立的省家庭工業(yè)協(xié)會的會長候選人。

嚴格地說,葉文貴應該歸入"能人"之列。但與頗具領袖氣度的魯冠球相比,面龐瘦削、其貌不揚的葉文貴顯然缺乏大手一揮定天下的霸王相。我們在他身上能嗅到的更多的是溫州商人的狡黠。而葉文貴極善于利用這一點來挖掘商機掙大錢。

1969年,19歲的葉文貴沒能逃脫同輩人的命運--被下放黑龍江七臺河市一個只有50戶人家的山村當知青。望著無邊無際的老林子,許多第一次離家的知青號啕大哭。葉文貴卻認為天無絕人之路,他的商人本性又忍不住地躁動起來。

葉文貴發(fā)現當地煙糖公司的茶葉要賣十六七元一斤,價格高,質量卻一般。再一打聽,溫州來的知青差不多每個人都帶了一些茶葉,但是實際上沒幾個人喜歡喝茶。價格有落差、信息不對稱,他覺得自己該下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